2010年,渡过了国际金融危机难关的山东,迅速华丽转身,翻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年,山东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8261.9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山东转方式调结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正在崛起,呈现向高端高质高效加速迈进的良好态势。 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海外的企业家在山东的投资创业。其中,浙商就有40多万人,他们不但为山东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充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崭新的营销理念,在个人和团体中,他们扎根山东,将山东作为第二故乡,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山东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用令人惊喜的速度,发掘着山东市场,创造着一个个财富故事和传奇。为了表彰这些为山东的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外埠投资企业家,于是,由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公共频道携手山东十七城市门户网站共同发起,组织了“荣耀2010投资山东十大风云人物”大型跨年评选活动。 一座市场改变一方商业 2002年,不肯安于现状、执意要在贸易圈里“闹个大动静”的金位海,搜寻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胶东半岛东端的威海文登,他看中了山东重要的战略位置,他曾对采访的记者说,山东省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市场份额庞大,也是南方物质流入东北的中转站,向东可以面向韩国、日本,向西可进入中原腹地,位置非常好。国家开发大西北战略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落实,都有助于山东市场的进一步壮大。当金位海把投资想法透漏给文登市委、市政府时,双方一拍即合,该项目从考察到签约,前后只用了3天时间!三天的时间里折射出的是金位海前瞻性的思维和超前的商业眼光,时间证明,三天签下的这座市场,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预期的想象,现已成为胶东半岛最繁荣的小商品集散地。 随着文登义乌市场的成功运作,金位海将目光投向了黄河三角洲扇贝一样的版图,在扇贝腹地的东营广饶找到了“棋眼”。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胜利油田总部所在地,工业发展好,但商业却是不着边,金位海看到了这里面巨大的发展空间,多次与广饶县的有识之士和政府人员进行沟通、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于2004年3月投资28亿元签定了协议。为了让当地市民进一步认识、了解义乌市场,2004年11月,金位海免费组织1000多名东营市民南下义乌“取经”,浩瀚的考察队伍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取经归来的人们也纷纷向街坊邻居们讲述着义乌市场的故事,去学习中的很多人在市场开业后成为第一批进驻广饶义乌市场的老板。金位海的大气魄、大手笔让这个地区依靠工业、农业吃饭的人们看到了商业的巨大潜力,“义乌模式”加深了人们对“无商不活,无市不兴”的理解,有了“商”和“市”,广饶县的经济增长迈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成功运营了文登、广饶两座市场之后,金位海又将他智慧的眼光投向鲁中,他想,如果在鲁中地区创建一座市场,那么三座市场将会在山东省境内形成东西遥相呼应、南北翘首对望的三角形连锁市场格局,辐射能力将涵盖山东省的每个角落。奇迹般的,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