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天看着公司HR面试实习生,不禁感慨万千。来的人不少,留下的不多,究其原因并不是HR太过挑剔,而且应聘学生常常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有的人甚至对所要实习的岗位没有一点了解就来贸然面试,浪费了彼此的时间不说,还影响了心情、打击了士气。 其实在我看来,在法国的实习机会比国内多很多,而且大部分工作都是靠实习生真正的本事赢取来的,而不需要依托国内各种繁杂的关系网,外加一笔钱才能得到一个职位。在这里,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基本上就能获得一份令人满意的实习,赚取一定数额的工资。但为何很多人投了无数简历都找不到一份工作呢?根据这两天实习生面试过程,我总结出以下几个失败典型: 一、来者不拒型 找实习对很多留学生来说都是来法几大难题之一,但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首先我们必须确定的是,一定要找一份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实习。这不仅是对用人公司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负责。也许有些留学生会说,虽然我的专业是XX,但是我的兴趣爱好是其他,而且多一些不同领域的实习经验能够帮助我建立更为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一点没有错,但是需要确定的是,很多用人单位不选择你的原因就在于连你自己都没有准确的职业规划和所在领域扎实的基本功,公司不是学校,不可能花时间和力气手把手教你东西。他们需要的是助手,而不是学生。况且实习时间多为3到6个月,好不容易把实习生培养出来,刚刚得心应手一点,实习生就换工作了或是继续读书去了,对用人公司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 以我们公司为例,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传媒机构,招聘启事上明确表示要招记者,一个年纪轻轻学经济的小姑娘前来面试。我们问她有没有写作功底,她回答我们“写作难道不是是个人就会做的事情吗?”。当我们问她有没有采访经验的时候,她又一脸轻松地回答:“这个学一下就行了!”。当HR很耐心地解释写作也需要功底,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稿件才算合格的时候,小姑娘竟然吃惊地喊道:“难道不是有专人配合我吗?难道不是我采访,然后把录音带回来让他写吗?” 在这个女孩看来,新闻工作似乎是人生来就会的本领,而且会有一大帮随从在身后配合她的工作。她似乎一点也没想过,如果人人都会写作,各大院校又何必设立如此多的新闻专业,全世界又何必设立众多奖项来鼓励那些优秀的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提高,或许人人皆记者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但是想成为一个专业而出色的记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一个对新闻领域如此不了解,而且从来就没有过相关经验的人,就这样气壮山河地来面试,怎么可能得到实习机会呢?小姑娘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值得那些见到陌生人就脸红的学生们学习,但这份过度的自信和自以为是的态度只会让用人单位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你的无知和肤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