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店 在哪里开店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商店的位置是决定生意好坏的关键。姑姑说她已经留意店铺好几年了,她说她原来曾经在我们住的5区Place Monge附近看过很多商铺,打听过价格,以她的经验来看在Rue Mouffetard这条步行街上开店是最好不过了。我对这条街并不是太了解,只知道这是条有几百年历史的老街,从我们住处出来,去坐地铁的时候总是要经过这条街,街上大多数时候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吃饭的、旅游的、泡咖啡馆的、买东西的…… 我想从人流量来看生意不会太差的。 这条街上游客非常多,我想是因为附近的一个旅游景点——先贤祠吧!而且我们发现外国游客比较多,这条街上的餐馆很多,也有很多的服装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 我们商量做什么样的产品会比较受欢迎,最后决定主打皮包。一个原因是这条街上专门卖皮包的商店不多,大多数是穿插着卖点皮包;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皮包店正在出售,店主是个东南亚人,人非常好,他跟我们介绍他的商店开了15年了,老客户非常多,老两口是因为要退休所以才想关闭店铺,并不是生意不好。相比较这条街上另一个正在出售的餐馆,无论是从fond(店铺转让费) 的价格还是从店铺的位置来看,东南亚人的这个皮包店更加合适。最后决定就是这家店了,做好一切思想准备去找店主商量。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去打听的时候,店主跟我们说已经有个法国人跟他说好要买他的店铺了,目前对方正在申请银行贷款。但是我们还是不太死心,就要了店主的电话,并且留了我们的联系方式,叮嘱店主如果那个法国人不要了,请他务必联系我们。因为店铺的原因,开店实施暂时搁浅了。同时我们也在留意其他的店铺:同一条街上,89号,是一对温州夫妇开的服装店,她也要卖,但是她的fond至少要15万。说如果给我们,可以减低到13万,再低了就不行了。 姑姑和我去了无数次。看她的客流量。好像生意不是很好。 姑姑自从决定为我开店,好像着了魔一样,就在这一条街,一家一家去问。 街头那家,卖首饰的,也是温州老板开的。但是他的fond,要25万。说,如果我们要,最少也要18万。然后少一分就都不行了。 然后,我们还打听到,隔壁那家日本餐馆,是温州人开的。26个位置,好像fond的价格是28万欧。 然后在place de contrescarpe边上,一家温州人开的日本餐馆,据说也要卖。但是fond要35万。这对我们是绝对不可能的。(过不久,这家日餐馆就成功转手了。江湖传言说,这个老板,接过来时,很便宜。他装修好,再把生意做上去,找到对路的买主,马上就卖,据说很赚钱很赚钱。一些温州人,在巴黎,用传言,书写了很多江湖传奇,以后有空,我会慢慢道来)。 姑姑继续一边工作,一边抽空找店。 从mouffetard的这头,到那头,别的地方,一律不去。她算好了,就是要和mouffetard干到底了,不是这个地方,再如何也不要! 当姑姑告诉我,当她一家一家去问店时,也曾被人骂过:我们做得好好的,谁说我们要卖了???每当这个时候,姑姑就忙着说:对不起,也许我听错了。 这个问店,听姑姑说,也摸出窍门了:就是你不能当着有客人,有雇员的时候,去问。一定要看准时候,再发话。 这一招很灵:从此以后,经常会有一些老板,悄悄地回说:是的,我们是要卖。但是我们的条件是。。。。。。。。 姑姑认定的事情,从来都不放弃。 过了好一阵姑姑从皮包店门口经过,进去跟皮包店的老人打招呼, 了解到那个法国人的银行贷款没有审批下来,店主要找另外的哦买主了,真是特大喜讯。 但是姑姑还是很担心,毕竟我们一辈子从来没有打过商店的工! 好在姑姑朋友很多。她请了现在在巴黎鼎鼎有名的欧华集团总裁黄学胜(当 一方面是,确实我们的钱不多;尤其是,我们家族里,掰开指头算来算去,都从来没有人有过经商的经验。真的是不敢。 如果小的做好了,再做大的,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姑姑不甘心。又请了在rue du temple开首饰店,当年号称“皮包销售王”的朋友敏老板夫妇来看。敏老板夫妇仔细看了人流量,计算了成本和预期的营收,觉得应该可以有赚。起码,每个月的生活费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我的居留还可以借此改成商居,一举两得,这样的好事,不容错过! 姑姑非常高兴,回来跟我一说,我们两个算啊算啊,觉得商店应该拿下!然后我们又跟皮包店的老人家通过几次电话。老人的儿子女儿,都在法国人公司做,不愿意接受这家商店。在所有看店的人中,老人家觉得姑姑和我非常诚恳,所以我们是他首选的考虑。 彼此商量了好多次之后,终于谈妥了fond的价格,大家皆大欢喜,准备去notaire那里签字正式转让店铺。本文内容由 faneuro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