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薪揽台人才引热议 台当局忧"人才赤字危机"台湾累积了30年的高科技人才,现正在源源外流。台猎头公司透露,当前台半导体、IC设计等产业人才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挖角;面板、LED与太阳能产业人才则流向大陆。其中西进大陆的台湾人才占了流出总人数的八成。
陆企待遇高 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之所以能延揽大量台湾人才,秘诀首先在于薪资。据 介绍,以目前的行情,台湾高科技人才西进大陆,薪资最少从原有基础的1.5至2倍起跳,最多的甚至上涨10倍。以副理、经理职来说,年薪从原本130万元 (新台币,下同)至150万元,调升至200万至300万元间,年龄多介于30岁至40岁;若是掌握关键技术的工程师或一级主管,年薪至少是千万元,个人 配车与百平米的公寓(含打扫服务)则是最基本的。 据称,现在的大陆企业挖角手段多样而细腻,有一种针对中级干部的挖角条件叫做“新台币兑换人民币”,即原来在台湾拿多少新台币,到大陆直接拿同样数目的人民币,等于收入一下跳了4倍多,甚至还有陆企把工作做到挖角对象的妻子那里,只要妻子同意,一切就基本能搞定。 回台成骨干 一些台湾人才登陆则不是对岸挖角,而是台湾老板主动调兵遣将。比如台湾金融业已开放登陆,有大陆工作经验的人才炙手可热,老板安排去大陆历练一趟后,回台即成骨干。 据报道,现任台湾中寿董事长的王铭阳,当年在南山人寿任职执行副总,大陆平安保险公司透过猎头公司找上他,他带着子弟兵跳槽,但过了半年,因两岸企业文化差异,他选择回台湾掌舵中寿。像王铭阳这样曾有大陆经验的将帅,成为台湾金融业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人才。 学者、海外留学生也陆续赴大陆任教。浙大企管系副教授陈弘信,原本在台湾元智大学任教5年,去年2月转战大陆高校,“广大的教育市场、学校提供的舞台是吸引我到大陆教书的原因。” 人往高处走 面对人才流失,台湾企业也有应对。岛内一些著名的大企业都曾对挖角“反 将一军”,对被挖者开出更高价码,要求该员工拿钱走人,5年内不得在高科技公司工作,虽然公司损失一名大将,却可削弱竞争对手提升战力的机会。但这样的个 别行为,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能改变台湾人才外流的局面。 台湾媒体就此有过不少忧心忡忡的讨论,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日前还专门召开会议,表示要遏制“人才赤字危机”。 有台湾媒体指出,国际整合的时代来临,哪个地方有丰腴的水草,顷刻间全世界就会都知道。是人才就能领高薪,有真本事,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挣钱,如果台湾不给人才更好的待遇,更大的发展天地,人才外流是理所当然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