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中国新闻 查看内容

争议:搀扶跌倒老人需按章办事 ?

2011-9-7 12:50| 发布者: faneuro9| 查看: 196| 评论: 0|来自: 中新网

摘要: 当一位老人跌倒在路旁,路人应该怎么办?中国卫生部日前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当一位老人跌倒在路旁,路人应该怎么办?中国卫生部日前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中国近期发生多起搀扶摔倒老人反被“冤枉”的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也屡次见诸报端。这份《指南》指出,“跌倒是中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则为首位。”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只是官方组织编写的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之一,同时发布的指南还有《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等,但并未引起媒体的关注。




  这份伤害干预指南全文41页共23000多字,其中所列的技术要求让一般民众很难“达标”。而相对于老人跌倒“怎么扶”,社会舆论似乎更关心“该不该扶”的问题。


  有评论称,《指南》就各种情况下如何救人写得非常详细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这是建立在围观者“想救人”的基础上。


  发生在2006年的“彭宇案”是这类“见义勇为惹祸上身”事件的肇始。南京人彭宇因在公交站台扶起跌倒的老太太,反被其指认撞人。结果彭宇被判向老人支付4万余元人民币。时隔5年,中国各地又出现多起“彭宇案”,让“扶一把倒地的老人”变得有点难。


  有媒体日前发表社论称:“社会对这些事件的关注,说明当下社会对道德的认知水准并不低。”“公权力机构能否秉持公正”和“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成熟与否”是造成类似事件的重要原因。


  一部技术指南能医治社会的“扶老人恐惧症”吗?有网友说,“当发现有老人跌倒,我们先要观察半天、思考半天、犹豫半天,甚至需要电话咨询一通。”“以后的扶人工作,完全需要交给医务人员,甚至可以搞个认证,只有达标者才能扶老人。真如此,简直是社会的悲哀。”


  亦有专家认为,“彭宇案”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的现象轮番上演,说明现在社会的信任基础非常脆弱,而 不是人们缺少救助技术能力。《指南》或许是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要想从根本上回归社会道德,扶起跌倒的老人,不至于让全社会有良 知和同情心的公民因此泯灭爱心,还需要相关的法律出台作为根本保障。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7 12:52 , Processed in 0.023297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