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新建、扩建、改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9处;新建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100家;集中就业稳定在7000人,帮扶55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9月5日,“爱在身边—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巡礼”集中采访团来温,记者从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了我市“十二五”发展目标。
据调查,我市现有残疾人49.5万人,其中,视力残疾6.7万人,听力残疾16.8万人,言语残疾5000人,肢体残疾11.2万人,智力残疾3.2万人,精神残疾4.2万人,多重残疾6.9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基础明显加强,瑞安市、乐清市、平阳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省级标准;全市11个县(市、区)实现特教学校全覆盖;建立、健全各类康复基地40处、社区康复点779个。通过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5万多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3.8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以构建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为重点,明显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到2015年,全市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2%以上。据介绍,“十大工程”包括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训练工程;残疾人托养工程;残疾人文化体育工程;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残疾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残疾人安居工程和残疾人助学工程。
大工程统领发展方向,小目标明确工作任务。以助学工程为例,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实施残疾人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满足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高中段教育需求,免除高中、初中、小学残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将残疾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残疾儿童在公办幼儿园接受教育的,给予减半或免收保育费。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普遍得到资助,预计五年累计发放补助1万人次。(夏晶莹 孙余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