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浙江 温州 查看内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温说创新

2011-9-5 07:37| 发布者: 戴向华| 查看: 198| 评论: 0|来自: 温州商报

摘要: 菲尔普斯在做演讲。(蒋文广 摄)   “从机场到酒店,看到很多崭新的建筑,我想,温州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很高的,我希望这样的预期能够实现。”将个人预期的重要性引入经济学中,是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 ...

菲尔普斯在做演讲。(蒋文广 摄)

 

  “从机场到酒店,看到很多崭新的建筑,我想,温州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很高的,我希望这样的预期能够实现。”将个人预期的重要性引入经济学中,是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9月4日下午,这位78岁的学界泰斗在温州用他最得意的理论给了东道主一个祝福。

 

  这位宏观经济学大师在温州的演讲主题是“创新”。

 

  他说,1870年到1970年的一百年,是美国与西欧创新的黄金时期。但其后,西方的商业创新处于下滑的趋势,企业短期主义行为频繁,创新动力不足。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学习与模仿之后,中国可以从欧美学到的东西已越来越少。而欧美因为债务危机以及高福利的拖累,未来几十年可能都会放缓发展脚步。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本土化的创新将成为未来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

 

  菲尔普斯说,创新体系是由几个环节构成的:要有来自一线、草根阶层的好点子与想法;要有企业家的支持;要有良好的市场营销手段将其推广;要有用户、消费者乐于尝试。他特别强调“来自一线的创新”,并引用哥伦比亚大学另一位教授的研究说:“美国医院这些年来的进步,不是来自科学发现,而几乎全是来自一线人员的实践经验。”

 

  他对现场的政界和企业界人士说:“我无法给你们具体的指导,但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是需要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们要全力激励员工,推动创新;二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这样才能为本土的创新保驾护航。”

 

  这位经济学大师在演讲中很少使用晦涩的术语,反而用了很多“中国化”的元素。

 

  在描述欧美的高福利政策给今天的发展带来后遗症时,他比喻说:“就像高铁越跑越快,等到脱轨时人们才反应过来。”

 

  分析欧美经济发展长期放缓将给中国带来何种影响时,他说:“中国人把这个叫危机,其实就是这两个字,有危也有机……”

 

  埃德蒙·菲尔普斯是第二位来到温州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08年,他的同胞,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也曾专程赴温,发表演讲。

 

  媒体问答

 

  ●问:上个月,包括你在内的十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德国聚会,讨论欧债话题,有何成果?

 

  答:会议反映了经济学界“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没有导致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在新的方向上作出决策或新的尝试。

 

  ●问:美国是否会推行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

 

  答:预计未来6个月内不会,因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完成。再者,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步应将通货膨胀率调回到2%左右。

 

  ●问:温州企业正面临成本上涨、通货膨胀和银根紧缩的压力,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我早前就说过,随着中国工人财富的增加,他们总有一天会要求更高的工资,进而会对工作进行选择,这就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的确会使中国出口下降,但国内的消费水平也因此会上升。我非常希望温州的年轻人,尤其是企业一线的员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多一些新点子。中国和美国一样,是幅员辽阔的国家,未来,它也会如美国一样,不需要人口海量的出国,国内消费将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时候,追求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非常重要。

 

  ●问:你曾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为了抵消通货膨胀,而不是因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主,美国想稀释对中国的债务?

 

  答:我只是认为在通胀率上升的情况之下,一个自然的选择就是通过汇率来抵消通胀带来的影响。另外,由于中国人收入和财富的增加,让人民币出现升值趋势,我认为这也是政府控制市场的行为。

 

  ●问:现在有一种说法“美国是转嫁危机的高手,中国和世界人民都在给他打工。美国国债的大量发行比印制美钞更可怕。”你怎么看?

 

  答:美国也有大量的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政府为什么去大量购买并持有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债务,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进行了研究,并撰写有专业的报告。

 

  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非常高,高过大部分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这种现象又不是出于政府的要求,只能说是受到中国人勤俭节约品质的影响。中国人的储蓄行为,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储备了资本,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从某种意义上的确给世界带来了益处,比如可以以较低的利率去贷款……美国原本应该以此来发展经济,不幸的是美国却以此来投资房地产,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按照这种说法,也许有人会说,那我就不卖商品到国外了。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样的选择于己于人都未必是好事。(记者 李显 邵卢静)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3 00:16 , Processed in 0.028308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