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的侨界,知情者总喜欢称叶志彬为“牛志彬”。
“牛志彬?”“是,从小就牛!”牛,青田话中一个中性带褒义,大约“有蛮劲”、“直截了当”等;而在普通话语境里,完全是个褒义词;在金融股市中,正是众生翘首企盼的大好词。
“是的,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古道热肠的正义感。”这是许多人对叶志彬的评价。
1991年,叶志彬抵达罗马尼亚开始创业,正遇着大好时光却无能为力,因为赤手空拳双手空空。1996年,该国淘金潮退却,他选择进入西欧,先在奥地利一试身心,但没有居留。后来,他在意大利安身,随后又辗转来到希腊“淘金”。
在奥地利时,叶志彬在一华人开办的装修队打工,每个工作日13小时,但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头,每天可完成15小时工作量。话说一天,警方检查“黑工”之事,数位警察赌在叶志彬所在装修工程的门口,没有身份证件的他微笑着和警察握手,说:“身份证在三楼,稍等。”话说完,一个箭步地往楼上冲。他在二楼遇见老板时说:“警察来查,你先拖住时间。”至三楼,他左右环顾,无处可藏,开窗,见三楼不过数米,便纵身跳下!随后,他跑到后山藏匿,至到夜幕降临才致电老板:“看来要辞别你们了”。
这件事让叶志彬久久不忘。“在欧洲求生不易。今天,我们属于老一辈,给华侨华人创造良好求生存求发展的氛围,是我们的职责。”
叶志彬还主持过一个“门头官司”:话说一班敲杠的小伙子给某位开餐厅的青田籍同胞下了“战书”,某日某时上门求“保护费”。叶志彬带领一班青田籍的年轻人坐在餐厅外头,要求各位顾自喝酒吃菜。这群小伙子未踏入餐厅就看到叶志彬,便全身而退。“如果是正义的,我们为什么要怕?”叶志彬说:“青田同胞在意大利这么多,人心齐泰山移。”
为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叶志彬来到了希腊。次年,他在雅典市中心租下一间三层的店面,自己装修,完毕后,手头也已空空如也了,身无分文了,但他很从容。他专门到罗马,摆了两桌酒,请来当地有名望的青田侨领共探希腊的发展前景。这些青田贸易界的元老早知其意,微笑着说:“借钱没有,要货到我们的仓库随意拉走!”叶志彬要的就是“货”!“给我货就是借我钱,那个时候对我来讲,货比钱更值钱!”
叶志彬这位“牛大哥”而今谈得最多的便是相知相识的青田侨胞身上的种种优点,其精神和思想集中在“团结、信用、相助、感恩”上,这也是他本人的人生价值之追求。
因此,叶志彬无愧于“牛志彬”的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