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大陆这块地盘,于我县的侨胞来说,涉足时间很短。过去几十年间--大概不会超过三十来个年头吧,有零星的侨胞在那块土地上讨生活,游兵散勇,据说贩卖拖鞋、草帽及草席什么的,既成不了气候,也没持续战斗下去。有一阵,非洲成了偷渡客的跳板,倒是成群结队人马到来了,但那是什么阵容啊,个个愁眉苦脸,心慌意乱,度日如年,巴不得一觉醒来人即已在西欧或其他发达国家了。
近十多年来,青田人接二连三地走进了非洲。据粗粗估算,咱青田人在非洲的人口当在万数以上,主要分布在乌干达、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安哥拉及尼日利亚等国家。咱青田人三百多年前开始陆路穿透西伯利亚踏上欧洲土地,练就了胆识,开拓了眼界,形成了传统。青田地少人多太穷了,不走出大山那是死路一条。所以在此我补充一点,咱青田人除以上诸特点外,嗅觉也练得特别灵敏。非洲资源丰裕,基础条件差,几乎没有工业,连把牙刷都要进口的。而眼前人们对物资的需求却日益高涨。
在季永灵先生家过端午节(右二右三为季先生夫妇) 非洲许多国家,其社会情形挺像我们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今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什么东西都缺,就如一块干透的海绵,吸收力极强。我们中国的生产能力超一流,物资堆积如山,虽东西不咋地,但对非洲那些穷地方来说,已是蛮好了,或者说足够好了。我乡侨民进军非洲大陆,挖到的第一桶金大多为商品贸易。广东货、福建货、义乌货及温州货,通过海运成批成批地涌入当地市场。利润是相当丰厚的,货走得也快,有些紧俏款式服装、鞋帽等,当地人甚至排起了长龙抢购。现今贸易市场没先前旺,但船破有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强,收入还是不赖的,小日子还是过得挺溜的。身手敏捷且头脑灵光的侨胞,开始分流,有办塑料厂的、有开诊所的、有做木材家具生意的、有开汽车修配厂的、有开宾馆饭店的、有包工程的、有开碎石料公司的、有开保安公司的,甚至有办肉联厂宰牛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哪行来钱哪行就有人干。
在非洲的侨胞社会地位高啊!且不说每个厂子,每个商铺雇用的都是当地工人,咱青田人做老板。就是政府部门,上至总统下至一般的办事员,对咱们都是刮目相看的,互有往来的。我在乌干达时,有一次就与当地一位部长一块儿用餐。那位部长我没记住是什么官,据同桌的老乡说,他管警务管移民,反正是个要害人物。部长一行四人,秘书、保镖、司机,桌面上其他人均为我县侨胞。老乡对我说,像这种事儿挺普通的。
我这次的非洲之行走了两个国家,乌干达和喀麦隆,肯尼亚的内罗毕,是我往返转机的地方,没出海关,不作数的。本来按计划我还要去下坦桑尼亚的,因故没能成行。我在非洲前后二十六天,吃住行全由咱青田老乡给包揽了,在此,我真诚地谢上一声!感谢乌干达青田同乡会会长季永灵及侨领林建、徐珏芬、杨进弟等;感谢喀麦隆侨领王建龙、徐岩军、陈伯松、孙勇、王永权、孙新岳等。没有您们的热情款待和热心引路,我在非洲聋哑俱备,粮草短缺,寸步动弹不得,所谓的“采风”定成泡影。我作为一个码字眼的人,日后如能写出有关非洲题材的只言片语,第一步靠的就是您们,而这一步是何其关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