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三鲜面颇受市民的喜爱,但20元一碗的价格也使一些市民连喊吃不消。(刘伟 摄)
“一碗糯米饭加一碗豆浆多少钱?”“8元。”8月15日早上,刘女士在市区某早餐店吃完饭准备付钱时惊讶了:“上周还是7元的,怎么涨得这么快?”据了解,这家位于市区府学巷的炊饭店在近半年时间里已经三次提价,从原先的5元一份提到7元,近日又涨到了8元。
东池便当涨了、清江三鲜面涨了、洋快餐麦当劳也涨了……近来,我市餐饮行业的涨价风潮不断上演。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轮从“菜市场”向“饭馆”蔓延的涨价潮,将使市民生活成本进一步提高,这也表明当前控制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上月中旬,洋快餐巨头麦当劳悄然提价了。5元一盒的麦乐鸡从6元涨到8元,奶昔的价格从9.5元涨到12元,薯条及部分汉堡也进行了0.5元至2元的提价。记者统计后发现,这已经是麦当劳自去年7月至今的第4次调价了,前3次调价时间分别为去年7月、11月和今年4月。
麦当劳提价很快引发了一波快餐企业的涨价风。“大娘水饺”连锁店从本月开始将部分水饺、汤类的价格上调了0.5元至1元;遍布我市街头的清江三鲜面,价格从15元涨到20元,上涨幅度达三成。清江三鲜面新城分店一位负责人表示,调价主要是因为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成本压力过大所致。
“快餐行业一向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涨价是非常敏感的,但在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餐饮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涨价来消化一部分压力。” 市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此轮涨价的关键是生产环节,饲料、化肥、人工等涨价,带动食用油、猪肉等中间产品上调,进而传导至终端价格水涨船高。
随着生活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少温州居民开始精打细算,力求在节省成本开支的情况下不影响生活质量,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也随之出现了:比如团购热潮掀起、网友争相交流“餐馆点菜攻略”、更多的“80后”开始下厨等。
在市区某企业当会计的刘小姐最近成了“团购达人”,每天上网都要浏览一下“温州团”、“同城团”、“拉手网”等团购网站。“我昨天刚购买了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团购券,原价98元,团购价只要36元,很划算。”她表示,现在朋友之间有聚会,大家都会先去找正开展团购活动的餐饮店。
“招牌菜比较贵”、“土豆丝最暴利”、“少点滋补汤”、“别忘对账单”……在温州某论坛上,网友们纷纷交流自己的点菜经验。参与其中的网友小蝶告诉记者,以往大家在一起多讨论菜式味道如何,现在对怎样省钱更感兴趣。
“80后”女孩君君结婚两年多了,从未下过厨,不是在父母家蹭饭就是在家门口的餐馆用餐。但是从上月起,她也开始一手拿着菜谱、一手握着铁勺下厨炒菜了。她颇有些自嘲地笑着说:“要感谢生活的压力,我也当上‘贤妻良母’了。”
面对温州餐饮业的集体涨价和普通市民的种种反应,温州经济学会副会长朱康对分析说:“在持续通胀的背景下,商家和百姓都已进入价格敏感期,从‘菜市场’向‘饭馆’传导的涨价态势预期不会有变化。”
朱康对认为,在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全民“抗通胀”的时代,政府应通过更多手段调控资源性产品以及农产品物价,同时密切关注终端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物价的稳定乃至下调。(记者 姜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