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地牵制中国
当然,越南、菲律宾之所以在总基调较为平和的论坛上仍敢咄咄逼人,背后还是美国的支持。 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抨击中国侵犯“领土”之时,不忘提醒美国,“如果菲律宾的‘领土’权益能够被(中国宣称南海主权)这一毫无根据的声明破坏,那么其他国家也将在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方面面临潜在威胁。” 果然,据美联社报道,希拉里·克林顿也在当天的会议上敦促中国和东盟邻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克制”。她说,近期南海争议问题的事态发展侵害了该地区的航行自由,并且威胁到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航行自由”,这是美国一直强调的、介入南海问题的理由之一。对此,中国外长杨洁篪在本次论坛会议后接受国内媒体联合采访时,明确回应道:“针对一些国家在会上提及南海问题,我阐述了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指出南海的航行是自由的,航道是安全的,南海部分岛礁主权归属和海域管辖权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这也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航行自由与南海争议是不同范畴的两个问题。” 在张九恒看来,虽然希拉里于本次论坛曾声明“美国无意介入”、“对有关争议不持立场”。但事实上去年以来,“美国把军舰开进南中国海,举行一次又一次的军演,都是介入南海问题的重要表现。甚至希拉里日前建议相关各方应该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阐述各自的诉求,也是一种介入。当然它的介入,最重要的做法是利用这个地区的分歧,利用某些国家和中国对抗。”张九恒说。 在去年的东盟峰会期间,希拉里曾抛出“南中国海主权争端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高调并发表“介入南海”的强硬讲话。这令与会的中国外交官愤怒不已,中国外长杨洁篪当场给予了驳斥。 时隔一年之后,曲星认为,美国不希望看到会上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总结了去年的教训,但是它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没有什么改变。他说,“希拉里的‘无意卷入’,是说美国不想成为南海问题绳索的一方,也不希望南海问题成为中美之间的问题。但美国在南海有着利益需求,是南海问题里的重要存在,不仅不打算退出南海问题,还打算增强在南海的影响力。此外,美方也多次声称,要对它的盟国有所承诺。” 这种承诺以及它自身的战略需求道明了美国介入南海的目的。“美国希望延缓中国的发展,维持自身的战略霸主的地位。”张九恒表示。 分歧将被带入年底东亚峰会
为中美角力南海“煽风点火”的还有日本和韩国。《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认为,中国在落实《宣言》后续行动指导方针上的“让步”,与东盟国家和美国、日本的强硬立场分不开。日本应与美国和东盟、韩国合作,推进顽强的外交撼动中国。 据日媒分析, 美国提议在南海问题上各国就主权主张出示法律依据。此举就是在牵制中国,将南海问题纳入今年11月的东亚峰会框架。就此意图,将首次参加东亚峰会的美国另一表现是,美国助理国务卿曾就围绕南海问题举行的一系列讨论对身边人说:“第一步进行得很好。” 但张九恒认为,中国也在依照清晰的思路试图有效解决南海问题。“在南海问题上,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对南海诸岛和附近海域,特别是南沙群岛岛礁和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点我们既有充分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同时也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和《国际法》为依据的。” 他说,“但南海问题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我们也需要承认争议的存在。尽管如此,南海问题的各方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分歧,这一点我想各国的有识之士都赞同的。没有人希望这个地区紧张,希望这个地区会出现战事。” 对这一观点,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展示出了对中国的乐观期待。这篇文章以“亚洲安全秩序需要中国”为主旨写道: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问题上,西方往往使用硬实力和武力政策。和西方不同,中国更倾向于先营造一个友好合作的氛围,再来寻找和平解决纠纷的方法。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花了不长的时间和俄罗斯、越南等国和平解决了陆地边界纠纷。这样的成就在西方很少出现。也有理由相信,尽管南中国海问题更为复杂,并且有外来力量的不断干预,善于接受教训和学习经验的中国,也必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和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