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经济被誉为 “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目光敏锐的温州商人正在“抢滩”这一新兴产业。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昨天(7月30日)透露, 温州金融港发展有限公司已与有关方面签订了收购全球唯一的双体六星级邮轮“亚洲之星”的协议,并在积极审批航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亚洲之星”将停靠温州港。这可能会成为温州作为国际邮轮集聚地之一的标志性事件。
温商“嗅”到邮轮商机
《泰坦尼克号》、《海上钢琴师》等好莱坞大片里,豪华邮轮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去年4月份,洞头金凯旅游航运公司和韩国进洋海运株式会社共同签署温州(洞头)对台客运直航邮轮购置协议书,“金凯”购入“进洋”名下的“青岛皇后”号邮轮。但后来得知其船龄不符合国家交通运输部门有关条件,只能无奈放弃。但这一事件,为温州人投资邮轮打开了一扇大门,温州商人从这个事件中“嗅”到了很大商机。
今年年初,洞头金凯旅游航空公司再度出手,购买了“东方神龙”邮轮,并于5月下旬开始试航,目前该邮轮正在运行“上海-济州”航线。据了解,这艘邮轮背后一半的资本来自温州商人。
另据透露,目前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正组织有关商家与欧洲一家世界级的邮轮制造企业进行收购合作谈判。如果这一合作能够成功的话,将给温州带来全方位的消费结构升级。另外,该中心已发起设立温州海洋产业发展基金,设想在温州牵头建立邮轮经济总部基地,发展邮轮制造产业。而在今年年初,温州金融港发展有限公司就开始收购“亚洲之星”,这也是由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牵头的。 “亚洲之星”邮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双体六星级邮轮,它共有12层,长131.2米、宽32米,拥有客房172间,其中有167个“六星级酒店”房间,最大的亮点是设在船底的“海底长廊”,乘客可站在特制的玻璃地板上观赏海底的绮丽风光。
温州市场潜力巨大
邮轮经济是指依靠现代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相关产业(造船、维修、港口、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而形成的经济现象。邮轮经济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热点。自1980年以来,国际邮轮业更是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全面开放,温州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港口岸线条件,成为国家旅游局编制的《海峡西岸旅游区规划》的重要城市,状元岙深水港区已成为全国首批对台直航点之一,去年10月份,我市实现对台海上货运直航。
温州国旅国内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庄郭华说,虽然他目前尚未投资一艘邮轮,但几乎每次温商想要购买或引进邮轮,都请他当参谋,或请他一起去考察。他非常看好邮轮产业。他告诉记者,“国旅”代理在中国香港、上海及新加坡等地乘坐国际邮轮旅游的温州人,近年来每年就有5000人左右,市场潜力非常大。
洞头打造“邮轮母港”
邮轮母港是指具备多艘大型邮轮停靠及其进出所需的综合服务设施设备条件,能够为邮轮经济发展提供全程、综合的配套服务,是邮轮的基地。一艘大型邮轮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宾馆,邮轮在此需要补给、废物处理、维护与修理。因此,母港不光会迎来邮轮旅游的益处,还会逐渐显现出邮轮经济产业链对母港城市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整体推动作用。洞头正在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和“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成为邮轮母港后,国内外游客在邮轮假期开始前或结束后将增加在洞头的逗留时间,而不是原来停靠港时期仅有的半天时间。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浙江海洋经济带来一股“春风”,“蓝色经济”也成了温州商人的关注点。而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允许外籍邮轮在华开展多项挂靠业务,允许其运营中连续挂靠中国两个以上的沿海港口,而对台海上客运也有政策扶持,这就为温州发展“邮轮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
据了解,今年5月份,我市旅游、港航、海事、边检等部门已开始联手合作,让“东方神龙”成功试停靠,为接纳国际邮轮吹响号角。目前洞头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温州港旗下的状元岙码头客运配套功能的建设;此外也考虑在洞头黑牛湾另建国际邮轮客运码头。(刘彩玲 吴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