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今日推荐 查看内容

曾经的幸福 小伊伊父母温馨生活照曝光(高清组图)

2011-7-30 08:15| 发布者: faneuro15| 查看: 219| 评论: 1|来自: 南方网

摘要: 曾经的幸福 小伊伊父母温馨生活照曝光(高清组图) 南方网朝气的青春,甜蜜的幸福,消逝在巨响之中。石头剪刀布,天堂里,还要一起猜。(伊伊爸妈生前生活照)曾经多幸福的一对儿,死生无常,人生若寄。“7·23”动车追 ...



朝气的青春,甜蜜的幸福,消逝在巨响之中。石头剪刀布,天堂里,还要一起猜。(伊伊爸妈生前生活照)

曾经多幸福的一对儿,死生无常,人生若寄。“7·23”动车追尾事故最后一名获救者、两岁多的小女孩项炜伊长大后会明白,父母是以怎样一种方式被铭记。

2011年7月23日下午,这个两岁半的女孩随他们登上了D 3115次列车,这里是杭州,按照时刻表,3个小时后就能回到家乡温州。

他们刚结束一次探亲旅行。去的路上,伊伊头一回坐动车,父亲项余岸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还发上微博留作纪念。这位高中语文教师刚考上区教育局的职位,新的生活正扑面而来,夜色里的西湖令他格外愉快。

回了娘家,伊伊母亲施李虹也很高兴。但毕竟,“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狗窝”,她在微博上写道。微博建得很早,可直到7月17日她才立志,“从今天起,勤写微博,以后对伊伊有个交待”,名字也改作了“一一成长回忆录。”

母亲遵守着一周前的承诺,不仅摄下她叫嚷“妈妈,小宝贝在擦地哦”的可爱瞬间,在回程车上也不忘嗔怪一句,“人小脾气大,小宝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懂事啊。”

他们坐在第16节车厢尾部,没人知道,这个留着齐头发帘儿的小姑娘又怎么惹了母亲生气。施李虹则不知道,这竟是自己的最后一条微博。



7月21日,顽皮的小伊伊拿着布在舅舅房间窗台前来回擦。(截自伊伊妈妈微博)

 

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电光火石间,小伊伊与爸妈从此阴阳两隔———北京南至福州D 301次列车重重地撞上杭州至福州南D 3115次列车。同在16号车厢的王海茹还记得,出事前一位父亲正抱着女儿坐在靠后的位子上,那正是项炜伊和父亲项余岸。

他们经历的一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屏幕前的读者包括金先生。他比项余岸大两岁,8年前项进入任岩松中学工作,两人一见如故。“都是年轻人,当时学校周围交通差,很少出去,都住教师宿舍,又是教同一个年级段,所以常一起吃饭、一起玩,后来他结婚了,我们两个家庭也一直关系很好,谁生了孩子都是第一时间短信告诉对方。”金先生说,“我儿子比伊伊大两岁,每次去他家,两个孩子都玩得很开心。”

项余岸的勤奋、聪明无需赘言———入校8年,已是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区第九届教坛新秀、区优秀教师,有30多篇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或在市区获奖,学生们也赞他风趣;教学之余,“不务正业”的他还一手创办了专业语文网站语文轩(w w w .yuw en888.com )。

 



项炜伊的左下肢挤压伤血液循环较好(7月27日摄)。

 

7月27日,收治“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行举行病情通报会。院方称,项炜伊恢复情况比较满意,病情有好转和改善。26日下午即开始进食,肾脏伤势并不太严重,肺戳伤恢复情况也较好,左下肢挤压伤血液循环较好,没有截肢的依据,但还将继续观察,同时,医护人员还将对项炜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新华社发(王克武摄)

6月,项余岸喊上金先生帮他打包行李,他考上了区教育局的职位,要奔向另一段新的前程。两人在宿舍里聊了会家常,自那之后未再见面。

7月23日晚,读到温州追尾事件之初,金先生被这样惨烈的新闻震惊,几乎一夜都在查看新闻没有睡着;24日清晨,一位两人同时教过的学生发来短信,金先生才知道好友项余岸也在D 3115次列车上。

“我马上给他打电话,前两次都是正在通话中,我稍微放心了点,觉得人肯定还活着,但后来再打了十几次,都是关机了。”他回忆说。

金先生辗转在Q Q群里找到好友弟弟的电话,才证实了料想中的噩耗。

7月24日傍晚,项炜伊温热的小手在差点被吊走的16号车厢残骸中被发现,成了死神镰刀下的幸存者。但此时,深爱她的那两个人,已无法分享“奇迹”。

唯愿他们,在天堂里相爱依旧。(□采写:叶飙)

 



7月25日,重症监护室内的项炜伊左腿被包扎着,医生需要密切观察其血液循环恢复情况。

 

当日,“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观察。据医生介绍,项炜伊的生命体征良好,但肺部、肝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下肢两个脚趾供血不足,院方将在观察其下肢血液循环的恢复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截肢。 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截至24日18时,该起事故中受伤人数上升到211人,死亡人数为35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遇难者档案

项余岸 伊伊爸爸,微博名@闲坐不谈语文,曾任浙江省温州市任岩松中学语文教师,语文轩yuwen888.com网站站长,刚考上区教育局职位。

施李虹 伊伊妈妈,微博名@一一成长回忆录,2004年考到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书。

■伊伊父母微博绝笔

伊伊爸(@闲坐不谈语文):

6月5日17:33

每天我家伊伊醒来第一句话总是太阳公公出来喽,可以出去玩喽……好像她生活的第一大乐趣就是可以出去玩喽……累死我们

7月13日16:34

刚才出去买了个小乌龟,还有一对小金鱼,还有乌龟窝和鱼缸,带回家给小家伙玩,她肯定很喜欢。哈哈

7月15日18:27

伊伊第一次出远门坐动车去杭州,记念一下

伊伊妈(@一一成长回忆录):

7月17日16:16

从今天起,勤写微博,以后对伊伊有个交待。

7月18日23:09

晚上,伊伊在床上玩手机游戏,连着数次成功,她自叹:“哇!伊伊好厉害!”又连着几次成功,她更是感叹:“伊伊太厉害了!”真是小屁孩!

7月19日22:52

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狗窝。不仅小宝贝念叨回家,我也期待周末快来。

7月21日16:03

手拿一块布在她舅房间窗台前来回擦,还叫嚷着:“妈妈,小宝贝在擦地哦。”

7月23日19:17(最后一帖):

人小脾气大,小宝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懂事啊。(来源:南方网)

 



7月27日,护士在病床边对项炜伊进行心理安抚。

 

当日,收治“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行举行病情通报会。院方称,项炜伊恢复情况比较满意,病情有好转和改善。26日下午即开始进食,肾脏伤势并不太严重,肺戳伤恢复情况也较好,左下肢挤压伤血液循环较好,没有截肢的依据,但还将继续观察,同时,医护人员还将对项炜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新华社发(王克武摄)

 

 



7月27日,收治“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行举行病情通报会。院方称,项炜伊恢复情况比较满意,病情有好转和改善。26日下午即开始进食,肾脏伤势并不太严重,肺戳伤恢复情况也较好,左下肢挤压伤血液循环较好,没有截肢的依据,但还将继续观察,同时,医护人员还将对项炜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这是7月27日从重症监护室门口拍摄的项炜伊的病房。

 

当日,收治“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行举行病情通报会。院方称,项炜伊恢复情况比较满意,病情有好转和改善。26日下午即开始进食,肾脏伤势并不太严重,肺戳伤恢复情况也较好,左下肢挤压伤血液循环较好,没有截肢的依据,但还将继续观察,同时,医护人员还将对项炜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7月26日,项余遇(右二)和施德怀(右一)向消防战士介绍小伊伊目前的治疗情况。当日下午,“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的叔叔项余遇及舅舅施德怀特意赶到温州市消防支队,感谢将小伊伊救出的消防战士。新华社发(余根铃 摄)

 



7月25日,护士在病床边对项炜伊进行心理安抚。

 

当日,“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观察。据医生介绍,项炜伊的生命体征良好,但肺部、肝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下肢两个脚趾供血不足,院方将在观察其下肢血液循环的恢复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截肢。 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截至24日18时,该起事故中受伤人数上升到211人,死亡人数为35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佩服

高兴

支持
2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平凡的我 2011-7-30 15:50
小伊伊,一定要坚强.............

查看全部评论(1)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3 16:42 , Processed in 0.024026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