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尹希的身上闪烁着“少年得志”的光环。今年,刚满31周岁的尹希更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创造了科大人出任哈佛正教授的最年轻纪录,也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华人正教授之一。
少年班的“神童”
据《澎湃新闻》资料,尹希童年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小学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尹希说,他确实在小学时就读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只是皮毛”。 其实,尹希相当反感外界对其“神童”的评价,“这词对我来说,带有诬蔑性含义”。他也丝毫不认为少年班是“拔苗助长”,“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减少天赋的埋没。
17岁即完成中科大本科学业
尹希长着一张“娃娃脸”,如果出现在校园里,你可能会把他当成一名还在念书的大学生。不过,1983年出生的他的确非常年轻。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从北京八中少儿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6级少年班。等到17岁,尹希就已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教育。
31岁刷新正教授年龄纪录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2008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3年2月15日,尹希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 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中科大新闻网上的一篇报道中提到,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一次国际顶尖的大会,大会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主持,与会者有霍金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格罗斯,还有一些世界顶级科学家。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上,年仅22岁的哈佛博士后尹希做了40分钟的报告,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侃侃而谈。
有主见、爱生活
《凤凰卫视》的一篇评论称,尹希虽然来自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少年班”,但他的成长过程证明了他恰恰不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他不但很有才能,而且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虽然他一直以来受传统的正规教育,但是他的成长道路其实跟绝大部分中国的80后、90后完全不一样的。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因为他有主见,他不会受到应试教育体制本身的束缚,他念自己喜欢的科目,而且他是徜徉在科学的海洋里自得其乐。和中国大部分青少年成长过程不一样,尹希完全没有为了完成学习,为了考试而牺牲了玩乐的时间。这就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他玩得很痛快,但是他的功课照样比谁都出色。 就如同尹希在接受《新京报》的访谈时表达的观念,他认为科研成果最重要,与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