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La Montagne网站7日报道,法国养老领域专家将中国视为新的发展“乐园”,一些大型养老企业如高丽泽集团(Colisée)、Orpea集团(欧洲养老行业第二大企业)以及Domus Vi(法国行业内第三大企业)都在酝酿着在中国开展项目,为了打进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必须做好跨越东西方文化鸿沟、拥有足够耐心和谦卑态度的决心。 据高丽泽集团首席运营官Pascal Brunelet近日在昂蒂布(Antibes)出席法国老年人帮扶协会召开的第14届工会大会上表示,法国养老企业进军中国发展合情合理,是突破本土狭小市场的好办法。他说,“考虑到国际上对为独居老年人提供住所设施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为配合企业更好发展,这就需要在法国本土寻找新的突破口,发展新型服务项目,与国际接轨。” 尽管高丽泽集团规模不大(全法共54家养老院,3000张床位),但是在八年前就已经开始向中国市场发展,并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计划五年内开设50家养老院。 Brunelet强调,在中国发展养老基地,耐心和谦卑是关键。他还透露,六月份,集团准备提交一份和中企成立合资公司的合同条例,待九月份经政府批示后,将在2015年底于广州开设第一家拥有200个床位的养老院。 继高丽泽集团之后,Orpea也在三月底与南京市公共服务社区及当地医院签订协议,建立拥有180个床位的高端养老及康复理疗基地。 同样地,Dumus Vi也和中国汉富投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规划五年内在中国经营100家养老院和20家居家养老帮助机构。据集团首席运营官Jean-Claude Brdenk透露,Orpea可能会成为在中国拥有第一家实际运转机构的企业,该集团打算在外商独资企业框架下于2015年第一季度在全新的南京市鼓楼医院开张180个床位。 2025年中国将有4亿年龄超过60岁的居民,相比2010年的1.8亿人,数量将大大提高。两代独生子女的出现,即使在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家庭养老也将变得难以为继。 深入转换发展策略 Dumus Vi集团总裁Jean-François Vitoux表示,中国正面临始料未及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法国在养老领域的经验名声远扬,同时政府与企业合作顺畅,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地方。 高丽泽集团领导层也强调,“我们不会用统一模式来经营中国的养老院,我们一直都在寻求能够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相结合,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目前中国在该方面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很有雄心,计划将中国目前的300万张养老院床位提高两倍,至900万张。 对于Brunelet来说,这正是进军中国的好时机,因为市场需求庞大。他承认去中国投资是一项巨大的冒险行动,但是只要有一群有需求的固定人群,风险就能降到最低。 欧洲最大养老经营机构Korian-Medica总经理Yann Coléou表示,去中国得谨慎,“不能说我们不准备进军中国,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提上议程。中国和法国国情、文化都不一样,如果投资中国的话,我们得深层次转变发展策略,想要争取哪怕一欧元的利润,道路都很艰辛。” 欧洲第四大养老企业Noble Age总裁也有着同样的担忧,“如果没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和财力来发展足够大的机构融入中国,我们毫无胜算的机会。” 法国外交事务及国际发展部援助工业企业发展中心负责人Christophe Troyaux表示,对于法国养老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广阔,但是这些企业进驻中国时候得避免分散投资,不能用统一模式来发展经营。 来源:欧洲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