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娱乐新闻 查看内容

职业闻臭师:不能吃葱姜蒜辣椒

2014-2-23 00:20| 发布者: faneuro1| 查看: 256| 评论: 0|原作者: faneuro1

摘要: 三百六十五行”,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在裂变,有些在变种,有些在从隐匿处浮出。它们因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需求而产生,它们指向更为精致生活的未来。小众职业不断出现,跟需求的特化有关“我要去应聘安全套体验 ...

三百六十五行”,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在裂变,有些在变种,有些在从隐匿处浮出。它们因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需求而产生,它们指向更为精致生活的未来。

小众职业不断出现,跟需求的特化有关

“我要去应聘安全套体验员。”

你闻所未闻,你难以想象,世界上竟然还会有这样一份工作惹得你如此不快,“这世界的节操哪里去了!”更令人不爽的,“竟然年薪还有12万到20万”,最不像话的是,“这工作需要一夜七次郎!”你多么羡慕那些荷尔蒙正在勃发的青春期壮男可以以兴趣为职业,而自己只能冲苍天嚎叫一声“恨不相逢未软时”。然后,继续埋头,为你伟大为苦逼的工作奉献终生。


职业,早已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套路。分分钟会遇到一些从未听说过,却令人欣然一笑的新职业。揉奶师、旅馆体验员、儿童逗笑员……看起来比教师、记者、科学家什么的潮流了不少,但是都已经是俗套了。客家话翻译圣经、游戏解说员、职业惊喜师、嗅辨师……这些呢?是否还能入得了你的法眼?

这些年,新鲜职业层出不穷。这些职业名字听起来很高深,也很玄妙。似乎是在传统职业划分的一片混沌中,透出的一些光。

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教授于长江看来,一直以来,都有新兴的职业在不断地出现。但在今天特殊的语境下,亦发生了很多不同———以前的职业都是跟随着吃穿用度的那种基本生活需求,而现在的需求很特化,甚至有些是在商业市场制造出来的需求。“这与现在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关。”于长江说。

新兴职业多半是常规职业的细分、变种?

对于新兴职业,虽有万千法相,但怕是不能逃脱这几种套路。

一是,原本就存在着的职业,不过是隐秘在极其专业的面具下,未能为大众所知。而今,不过是,传播强势,亦出现在公众视野,惹皱一池春水罢了。这就像是将戏剧后台当前台,一切都会让观众感到新鲜。

二是,原本也存在,但三纲五常、孔子马列都在给它施各种法,让它隐形在道德伦理的魔法披风之下。在三观不断被颠覆的当下,在“从此节操是路人”的当下,这些一直隐藏在黑暗深处的职业也跳到阳光之下,道德的底线与习惯的底线统统瓦解。此时此境的职业比纯净水还要纯净,哪里还有那见不得人的娇羞。只会因为诱人的高薪惹得众人拜倒。

三是,这是一个疯狂的社会。商业社会在“制造”各种欲望与需求,然后孵化出一个个新兴的职业。挖掘潜在需求,细化现有需求。新职业就从旧职业中分裂开来,这像是一个个硕大的细胞在疯狂的分裂之中,然后吞噬更为细化的个体。诸如,职业惊喜师不过是活动创意策划的细分,诸如,客家话圣经翻译不过是翻译的另外一种语种,诸如,逗笑师不过是摄影助理的别称而已。诸如,杂物管理咨询师不过是心理咨询的另一变种。

职业细化是为了专业化,而不是为了方便运作

对于这些被挖掘、被制造出来的潜在需求,究竟是分裂出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组织液饱满的健康细胞,还是新瓶装旧酒、改头换面后的昙花一现?

诚然,越来越细化而产生的新兴职业在让需求的满足程度越来越高,让生活越来越精致。它就像用繁琐而细碎的工序描摹生活与社会。但是不可否认的,也会产生一些异化,造成大量的浪费。在于长江看来,这种浪费是可以解决的。在拥有了细化的产品与满足需求的职业之后,人们仍拥有选择做与不做的权利。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与自由度也是社会先进的一个层面。

但是,于长江亦表示了一些担忧。细化是为了专业化。“说到底,细化就是必须要把活干好。把新兴的职业从原有的一个笼统大职业中单独提取,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在我们社会上,有时候却会为了方便运作,或者圈地占领,流于为了细化而细化的表面。”

新兴职业,追求的就是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呕心沥血,而不是改头换面,抢占新的地盘,骨子里却仍躺在原来的床上掩耳盗铃。当动机不纯之际,新兴职业只会是人浮于事,只会是博人眼球的昙花一现。

嗅辨员

用鼻子帮助环保部门寻找恶臭源,每三年都要重考资格证

职业个案:木子虎,26岁,嗅辨员预备人员

在一期《非常了得》节目里,一位女嘉宾屏幕背后的标签写着“闻屁师”,看到这里木子虎的妈妈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来一句:“你就是准备干这个的?”嗅辨员,这个名字实在太文雅了,在国外它被更简洁地叫做“闻臭师”。他特别羡慕美国的“嗅辨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穿行在人群中,闻周围的人身体散发出的异味,为人体体味研究实验提供详细的资料,荷兰的“嗅辨员”则会在工作时间开车前往工业区及居民区边缘的小屋,嗅闻空气中是否有令人讨厌的气味,以便及时控制大气污染。如果这样解释嗅辨员,它实在是和科学实验室和高端绿色环保行为画上等号的。

但是,自从木子虎在河北参加嗅辨员的培训和考试后,朋友圈里的人都在各种戏谑和调侃他为“职业闻屁选手”,就连高中时隔壁班留学在外的同学,也终于忍不住问他:“是要自甘堕落还是为钱不要脸?”木子虎实在太委屈了,他想做这行纯粹是在日本旅行的一次经历,当时他在洗手间正感叹有加温马桶和去雾气的镜子装置,随后进来的一个人让他彻底傻眼,木子虎把这个人昵称为眼镜君。眼镜君拿着两个透明塑料袋,突然在空中挥舞,然后只见眼镜君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录音笔说着什么,大约停留1分钟后推门离开。木子虎后来才从一个外国人口中了解了嗅辨员这门职业。最初,他也以为这么奇葩的职业一定是高薪,回国后他发现薪资是普通科研员的标准,并且国内对嗅辨员要求相对严格,通常是6-8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并且资历最深的人为臭气实验室嗅辨组组长。

闻香师需要相应的天赋和资质,同样木子虎也是通过实操考试学习才进入到行业中的。据他描述,考试环节像是回到了高中时的化学、物理会考,在一个标准配备的实验室里,考官会将花香、汗臭、水果香、粪便臭味和甜胶臭,通过浸入试纸,让参考者嗅辨气味。并且就算是通过考试,资格也不是终身的,“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迟钝,每名嗅辨员每三年都要重新考试重新取得资格。”木子虎介绍,大部分嗅辨员都有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他们通常会在接到问题通知时,用鼻子帮助环保部门寻找恶臭源,并判定恶臭源的污染程度,帮助环境监管部门对恶臭源进行治理。现在广州已经有这样的职业配备了,木子虎也准备进入这个行业,他唯一的忧虑是,以后可能吃不到葱姜蒜和辣椒了,因为辛辣的气味是会影响嗅辨结果的。


来源:网络



下载 (2).jpeg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5 17:22 , Processed in 0.025540 second(s), 26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