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前水库裸露出白花花的库床
柳市镇南山前村村民排队领水
前天下午的全市旱情分析会议上,市防指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我市遭遇1956年以来,历史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严重“渴”情。□本报记者 范晨/文 李立/摄
■直击“渴”情最严重的乐清
水库露出大片库床 12个乡镇供水紧张
“送水车下来送水,为了拿到水,有的人都快打起来了。”这是网友发在乐清上班族论坛的帖子。今年,乐清“不幸”成为温州“渴”情最严重的地区。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柳市、白象片50多万人的“大水缸”——钟前水库。放眼望去,裸露出大片白花花的库床很是刺眼,这个正常库容2134万立方米的水库,如今的容量仅剩下不到320万立方米,更严峻的是离它不远的白石水库,里面的可用水仅为48万多立方米。
“目前,乐清的柳白、乐虹平原地区,出现供水紧张状况,影响12个乡镇(街道),影响人口达70万左右。我们供水集团只能执行限制供水的政策,柳市镇、北白象镇隔2天供水,乐清市区、虹桥镇隔1天供水。”乐清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连春华说,不仅供水限制,供水量现在也在紧急“瘦身”,从先前正常的每日12万吨大幅缩水为7万吨。
在柳白片区沿江一带的盘石、黄华、七里港、翁垟等地区,由于处于自来水管道的末端,出现了一个多月不见水龙头出水现象。柳市镇黄华办事处辖区内的27个行政村,就有26个村供不上水,成为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送水车3天送1次水 村民持供水证领水
下午4点,在柳市镇南山前村,近百名村民提着水桶,拿着供水证,围在由乐清供水集团黄华水管所派来的三辆送水车前。供水证是前天刚发到村民手里的,因为之前送水时出现了打闹现象,村里和老人协会才给村民发了这个凭证。证后面标着日期,领一次打一个勾。
“送水车是2点到,我们早早就开始排队了。”南山前村的村民赵雪莲说,今天限领2桶水,但家里有4口人,平日里都不敢用这水洗澡。记者发现,赵雪莲的水桶上都写着她的名字和编号,“写着名字是为了好认,还有就是怕人家把水拿走了,你不知道,去外面买,这一桶可得花个百来块呢!”。
在人群中,还有一个稚嫩的男孩很是显眼,他咬着牙齿,双手用力提着一个小水桶走在妈妈跟前,他告诉记者,自己叫包晓天,刚放暑假。由于家里没有可以运水的推车,所以他这个小男子汉也要尽点力。
南山前村委会主任陈碎坚告诉记者,现在整个村用水人口为1500多人,送水车3天送1次水,每次20-25吨,平均下来一户人家得靠200斤水用三天,所以村民们都在想着法子节水。
■楠溪江引供水工程加急赶工
最快7月20日“滋润”乐清
虽然6月29日,乐清迎来了今年最大的一场降雨,但却只增加了10多天的供水量。当地居民把希望都寄托在2007年开工的楠溪江引供水工程上。“从目前来看,楠溪江引供水工程确实是解决供水问题的重要所在,也是最好的办法。”乐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姜增尧说。
记者昨日从乐清引水工程指挥部了解到,乐清引水工程的引水管道和水厂管线已经在6月底全部完成,近期各单体设备也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在永嘉和乐清两级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启动临时应急预案,使得原计划10月份试通水的楠溪江引供水工程,有望提前到7月20日试通水,月底前“渴”了很久的乐清人民便可用上清清凉凉的楠溪江水。
楠溪江引供水工程启动后,楠溪江的水将会“滋润”乐清市的虹柳片区以及永嘉沙头镇近百万人口,将有效解决现在焦灼的缺水问题和乐清市虹柳平原城乡供水问题。按照设计,楠溪江引供水工程的日供水量正常可达20万吨。远期结合楠溪江上游南岸水库的建设,供水范围还将扩大至洞头县大、小门岛,年平均供水量32551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