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华晓露 通讯员 叶圣义) 端着古朴别致的“瓯碗”吃饭,品着“瓯盘”装盛的佳肴,喝着“瓯瓶”中的酒……这些富有瓯文化韵味的畅想都将可能成为现实。昨天上午,新瓯窑火种在永嘉瓯北龙下村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重新点燃,淹没于历史尘埃的古老瓯窑将迎来新的春天。
为找回瓯窑昔日荣光,从去年开始,我市开展瓯瓷研发调研,举办瓯窑青瓷精品展,进行瓯窑复兴选址……今年5月,永嘉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成立,聘请国内著名学府教授担任艺术顾问,28名做型和瓷塑方面的熟练技师以及陶瓷品爱好者、收藏家共同致力于研究、复兴、传承瓯窑文化遗产。这支民间团队为了试验出瓯窑青瓷出炉的最佳温度,曾在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的窑温度中逐度进行调试。目前,研究所初步掌握了瓯窑各时期坯釉配方及瓯窑釉下褐彩生产方法,成功仿制了一批古瓯窑器物,创作出一批时尚的瓯窑新品。
西晋瓯窑青釉狮形烛台、瓯窑瓜棱盖罐等仿古瓯瓷釉色素雅,以江心寺、大榕树、茶花三大温州要素为内容的浮雕瓷盘浓淡相宜,用繁体“瓯”字巧妙造型的瓷茶盘光彩夺目……研究所内,陈列的500多件瓯瓷制品展示了研究所的成果。其中,瓯窑酒具、茶具、餐具等新创日常用品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在温州,瓯瓷就应该像本地话一样,被广为运用。”研究所所长陈景炜说,瓯窑点火,只是新瓯窑走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将会大量开发日常用品,逐步满足“瓯人”的需求。如瓯瓷酒瓶、香薰组合、瓯瓷瓷盘等。新瓯瓷还会在研发、复兴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注重产品的“礼品”、“商品”属性。
“瓯瓷美观、大方,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适合成为温州的城市礼物,作为对外宣传温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崔卫胜说,今后计划用瓯瓷塑造百名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展现温州名人书画作品与楠溪江、雁荡山、江心屿等温州山水风光。
据考证,温州的瓯窑遗址分布广泛,距今已查明东汉至元代窑址150余处,分布在永嘉、瑞安、乐清、瓯海等地。瓯窑烧制的产品多为壶、罐、钵、碗等。瓯窑曾在两晋、唐等时期盛极一时,直至南宋因龙泉窑和元代景德镇窑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要想形成真正意义的瓯窑复兴,我们必须要在温州组织生产。”陈景炜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龙下村作为复兴瓯窑的基地,是因为该村方圆1公里内,有许多东汉到晋代到唐代的瓯窑窑址。在古窑址边唤醒沉睡千年的瓯瓷,具有特殊意义。
此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旅游局等部门共同举办的点火仪式,重燃千年瓯窑的星星之火,对传承瓯窑千年窑火,努力恢复瓯窑历史地位,打响温州文化品牌,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据了解,我市将成立瓯窑博物馆。明天上午,新瓯窑出炉第一窑瓯瓷,其所有成品都将被该博物馆收藏。
昨日,瓯窑学会筹备委员会宣告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