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这一判断获与会经济学家认可。 经济学家们提出,中国经济在“第二季”的增速仍能保持7%左右,但在今后一段时间,结构调整比GDP的增速更为重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认为,中国经济如果以9%至10%的速度增长,则是经济过热,7%至8%的增速是较为合适并且可以实现的。 “7%以上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来说很重要,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另一方面,使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13日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朱民表示,从2013年起,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国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开始退出,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开始逐步停止,已经给新兴经济体带来冲击。因此,各国比关注GDP更重要的是进行结构调整,尽管这会带来阵痛。 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中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11.4%左右降至去年的7.6%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也在积极改善。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说,外界对中国GDP有“依赖症”,这使得中国经济减速的积极意义被忽略。 2012年中国投资率降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1.4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化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增长了1.2个百分点,是多年没有过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注意到,除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超过投资外,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在下降,但这一点未得到媒体和公众应有的关注。 在与会经济学家看来,中国同时也面临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差距、影子银行等诸多风险与挑战,甚至环境、国民健康等因素也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接受采访时说,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中国需要协调好三个产业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需要淘汰落后产业。 在达沃斯论坛前后一段时间,中国官方传递出更多进行结构调整的信号,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宁可将GDP增速降下来,也要坚持进行结构调整。 张晓强还透露,中国将在三中全会出台系列改革措施,重点是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 “结构调整涉及利益的调整,因此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朱民说。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的经济也会慢慢稳定下来”,樊纲同样看到结构调整会带来阵痛,他说,有些行业会很痛苦,如产能过剩行业。 “中国经济如果适度放缓到7%,而不是往上追赶,就真正能够为结构调整、改革腾出一些空间,”,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会放缓到7%至7.5%之间。 本文由郑州购房网www.gofng.com郑州房产网,郑州房地产网,房产网,郑州房地产信息网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