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小夏 6月27日晚, 中国著名女作家、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上海女性故事”主题讲座。巴黎文化中心主任殷福担当主持。 





顶着37度的高温,可容纳120人的多功能大厅座无虚席。王安忆开场便说:“这么热的天气,大家还来听我的讲座,我感到压力很大。”全场大笑,使得气氛也跟着热起来。
现场的听众,有的是多年喜爱王安忆小说的华人粉丝,有的是她法语版小说的热心读者,也有对中国文化和女性思想感兴趣的各个行业的法国人。讲座上,王安忆并没有从自己书中的人物切入,而是选取了四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四个人物,讲述上海女性思想的解放和社会地位的发展变迁。
这四个故事分别是:丁玲的《庆云里的一件小屋》(1929)、张爱玲的《封锁》(1943)、茹志鹃《春暖时节》(1953)、以及绵绵的《啦啦啦》(1997)。其中茹志鹃是王安忆的母亲。王安忆提到,母亲写作的时代,是束缚人性的时代,那个时代个人的理想等于国家理想。而自己写作的时代,人性化和自由被推崇起来。
整个演讲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其中近一半时间是回答现场观众的问题。演讲和提问结束后,在文化中心的邀请下,王安忆为读者们签名售书。她的作品中《长恨歌》
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已被翻译成法语在法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