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沙默) 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昨天在我市开幕,共有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台湾科研机构或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参会,我市在乐清西门岛人工引种红树林的经验,成为本届会议报告议题之一,并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
我市是国内红树林人工引种的“北极”,高纬度地区由于会发生极端低温的事件,极大限制红树植物的生长,而我市乐清市西门岛至今还保存着1957年引种的秋茄(红树植物的一种)。
从2005年开始的“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红树林的北移和新品种引种”研究,目前也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在红树林北移驯化引种技术、分子遗传学和宜林地选择等方面的探索,我市在乐清湾西门岛引种的桐花树已成功两年越冬。2007年以来,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海南、广东和福建引种无瓣海桑、海漆等10种红树植物,红树林造林面积达900亩,其中无瓣海桑和海漆等树种,均已在温州成功越冬,无瓣海桑树普遍高达2.8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