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勒行动”于一年前开始启动。自2007年以来,奥地利警方在打击网络恋童癖的斗争中始终站在国际的前列。当年曝出的坎普西事件令整个国家感到震惊:当时,奥地利警方无法将被一名恋童癖囚禁在地下室长达八年之久的少女娜塔莎-坎普西解救出来。此后,与恋童癖展开斗争便成为奥地利警方的特殊使命之一。在该国内政部的支持下,奥地利警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都成功捕获数百名恋童癖者。这些人自以为匿名出现在网络上,身份不会暴露。今次“卡罗勒行动”规模空前。一年多来,警方成功地渗入到恋童癖网络。待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之后,发起行动,将犯罪分子归案。另外,也为确认那些未成年的受害者的身份留下了充分的时间。141国警察目前正在检查查获的大批影片与其他资料。
实际上,警方已在欧洲多次展开行动,破获跨国儿童色情案。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底,在丹麦警方的主导下,奥地利、比利时、波兰、德国和法国等22个欧洲国家展开了一场“伊卡洛斯联合行动”;在历经一年的调查后,112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根据警方搜集到的大量加密视频,恋童癖在网络上散播的淫秽画面内容包括对儿童、甚至婴儿实施强奸及性虐待。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犯罪出现了与社交网络有关的犯罪新形式,一些与受害人之间可能从来没有任何联系的犯罪分子,根据受害者上传于社交网络的资料选择下手目标。尤其是青少年、甚或低龄儿童,由于对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受到网络威胁。虽然脸书、推特等网站对注册用户的年龄要求是13岁以上的青、少年,但一些儿童出于好奇、经不住网络的诱惑,谎报年龄、擅自注册。社交网络犯罪危害儿童的案件由此比比皆是。有关方面专家指出,人们需要了解,脸书正如一把刀或一辆车,原本并没有必然的危险性,是不恰当的使用才造成了危险。必须承认的是,脸书使得一些种类的犯罪,如偷窥儿童等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应该对此保持警觉。欧盟曾经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欧洲约有10% 到20% 的儿童可能成为儿童色情活动的受害者。
近年来,随着各国恋童癖犯罪事件不断被曝光,未成年人性侵犯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绝大部分国家,涉及儿童的性行为都会面临法律制裁。各国也在不断加大打击恋童癖罪犯的力度。国际警方的联合打击行动凸现了跨国司法行动的重要性。不过,网络的发展,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他们中的一些人凭借高端技术,保护其真实身份不易被识别,因此,警方侦破案件的难度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