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苏亦锋 实习生 邵卢静 周圆
当前,在温州一大批民营企业面临接班问题的背景下,“新生代”这一特殊群体备受关注。
温州新生代中已经接班或即将接班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大多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学历高,视野开阔。但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对父辈创下的实业普遍热情不高。他们是如何从抵触到接纳?又是如何实现从“富二代”向“新生代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6月15日,在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暨温州市民营企业传承与发展主题论坛上,泰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飞、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莱毅、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剑锋、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曦、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佳丽、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詹芒芒等“新生代企业家”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从抵触到接纳,从传承到发展,他们懂得尊重理解父辈,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专家的肯定。
18岁接班时不怕,现在挺怕
张鹏飞(泰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8岁继承家族企业——泰昌集团有限公司的“娃娃董事长”张鹏飞,在现场面对主持人的连番发问,应对如流。今年才25岁的他,早已一脱稚气,举手投足都显得成熟大气。
2003年3月,年仅18岁的张鹏飞意外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高中毕业正打算出国留学的他,“被迫”继承了父亲的公司,一个资产总值4亿多元,有800名员工的家族企业。当被问及“18岁就有人叫你董事长,你当时怕不怕?”时,他毫不掩饰地说:“那时候不怕,现在挺怕的。我现在会害怕自己的能力、素质、见识还远远不够成为一个‘董事长’,怕自己不能给800名员工谋得好的福利,怕辜负父亲的托付。”
这几年中,你最大的心得是什么?张鹏飞答:总结起来,8个字,多听、多看、多想、少说。它是我现在一直秉承的,也是很多长辈教导的。在张鹏飞的努力下,近几年来泰昌集团的业绩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从“把你的企业租了”到主动挑起重担
黄佳丽(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成熟内敛的黄佳丽,现在是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父亲黄发静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当初要女儿接管企业时,女儿说“你要是把企业给我,我就把你的企业租了”。面对斩钉截铁的女儿,他一方面感到很正常,让一个女孩子出来独当一面确实很有难度,但另一方面,他也感到失落,女儿不能继承自己的企业,企业怎么传承和发展?
当时还在国外读书的黄佳丽,根本没想过要接班,她憧憬着毕业后能当一名白领,过与父亲不一样的生活。后来进入企业,接触员工,接触父亲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她才发现父辈如今的成就来之不易,父辈创业的艰辛更是自己无法理解的。
“我愿意去背负这个担子,虽然知道这个担子很重,未来的路会走得很艰难。”在论坛现场,黄佳丽为当年的不成熟向父亲表示了歉意,并承诺要担当起壮大家族企业的使命。
看到密密匝匝的职工深感责任重大
陈曦(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位血气方刚的少年,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先跑到上海创业。正当创业项目渐入佳境之时,他却放弃了付出心血的上海创业项目,回到温州的家族企业,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他就是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曦。
面对主持人“为什么要放弃上海的创业项目,选择回到家族企业”的提问,陈曦坦诚地说:“刚开始是迫于压力,父母年龄大了,希望作为长子的我,能‘子承父业’。但后来真正进入家族企业之后,我深深感觉到‘责任’。每当下班时间,我看到从车间通向食堂的路上密密匝匝都是穿蓝色制服的职工时,就会感觉到压力特别大。感觉到父母的辛苦,创业的艰辛,对‘责任’的理解也更深了。”
从普工干起,让员工认识并认可你
郑莱毅(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留学英国的郑莱毅,在经过鞋业流行设计与管理的系统学习之后,进入到康奈集团,从一线车间一名最普通的工人开始锻炼。父亲郑秀康从1980年创办企业至今已经31年了,在企业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作为新生代企业家的他如何才能得到其他员工的认可,是郑莱毅继承企业后的一道难关。“选择从普工干起,就是让员工认识你,了解你,认可你是公司的一份子。”他说。
“你是留英的海归,而父亲是一位本土的企业家,你与父亲在企业问题的处理方式上是否有过一些意见分歧?”对于这个问题,郑莱毅分享了他的经验。“我始终认为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人,所以他在很多时候都比较谨慎,他会建议我考虑事情不仅仅从企业本身考虑,还要顾及多方面的利益。我一方面学习父亲稳重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国外的求学经历,让我多了一点‘冒险’精神,但是在企业大体经营理念上,我们还是保持一致的。”
要得到认可唯有做出成绩
孙剑锋(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了英法两国外语的孙剑锋毕业回国后,没有直接进入父亲的公司,而是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另开新厂区。“我父亲比较开明,当时在机场大道边上找了一个比原来厂区还要大3倍的新厂区,让我重新开始。”
在新厂区的经营过程中,孙剑锋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断尝试新产品的开发。他为避免新厂区和老厂区的竞争,新厂区开发出了服装、装饰方面的合成革新产品,拥有了新的客户和新天地。现为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说,“作为刚刚毕业进入企业的我们,要得到叔伯辈的老员工、董事会及供应商的认可,就要把成绩做出来。”
接触过锁具后觉得没这么复杂
詹芒芒(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小时候梦想当老师或医生的芒芒,对锁具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开始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2007年毕业的她,对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比较迷茫,在父亲的公司中立集团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找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可是一年后,她又放弃了这份工作回到企业,从基层开始做起,然后开始慢慢接触管理。现在的她已经对企业的每个生产流程都作了了解。
“真的去接触过锁具后,觉得其实没有这么复杂。”身在家族企业的芒芒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今后,她将在公司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专家点评
●郑明治 (省工商联巡视员)
温州新生代企业家比预想中更成熟、稳重,也更具创业精神,他们善于学习、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懂得尊重理解父辈,富有责任感使命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心要热、头要冷、胆要大、步要稳”,不断提升自身逆商,并保持“感恩”之心与“坚持不懈”的品质。
●张一力 (温州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博士)
温州新生代企业家具有良好的知识、能力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并且拥有独特的社会网络资源,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能力与资源帮助原有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步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