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股东都有谁?传奇人物任正非的身家究竟有多少(任正非父亲是浦江人,我们一直视之为浙商)?去年华为正式公布其经审计的年报,这是华为创业22年历史上首次公开公司的股权结构。而揭开的谜底令人意外: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正宗私营企业,而任正非仅持股1.42%。非上市、私营企业、创始人——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任正非,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之低,称得上奇闻。我相信,华为今日的业绩与地位,与任正非的低持股之间,一定存在充分的因果关系。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3%;净利润为238亿元,净利润率为12.8%。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超越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跨国同行,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
年报显示:华为的股东由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和任正非共同组成,前者的持股比例为98.58%,没有任何传说中的第三方股东。华为员工中持股人数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约占9.5万名华为员工总数的64.7%。员工持股比例如此之高实属罕见。
任正非如此低的个人持股会不会影响他的权威性?腾讯科技就任正非持股比例做了一项名为“任正非这点股权还能管住华为吗?”的调查,数据显示,89.6%的网友认为任正非持股1.42%也能够管理好华为。
事实上,任正非微不足道的个人持股不但不会影响他的权威性和控制力,相反,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公司的凝聚力竞争力会更高。因为任正非的权威性不是通过控制员工实现的,而是激发了员工的自觉自愿和尽心尽力。资料显示,华为员工每年固定分红高达每股0.7元,投资回报率达70%,最高时分红0.9元,达到90%。2001年后,员工从股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分红,而是享受净资产的增值。所以华为的干部员工他们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他们自己就是老板“为自己打工”,这是作为私营企业创始人任正非的不简单之处。
按照一般规律,创业的过程是“做减法”的过程,其中就包括创始人股份的逐步稀释减少。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财散人聚”的过程,也是创始人不断获得其他加分的过程。
按照华为2009年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33.16亿元计算,任正非1.42%股份对应的个人身家约为6.15亿元。这一寒酸数字距离富豪榜很远,但距离任正非心中的梦想——“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的目标却越来越近。
从发展趋势来说,创始人股权的不断稀释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稀释的过程就是人才和资源集聚壮大的过程。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任正非应该是心有戚戚焉。2007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马云在这间他一手创办的公司持股不足5%,马云的这一取舍,与阿里的成功显然有着深刻的联系。
“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功由员工共享。”马云曾表示,他们在香港主板上市,最大原因是回馈员工,履行公司上市给予员工套现的承诺。他说:“我没想过要用控股方式控制公司,也不想自己一个人去控制别人。这样,其他股东和员工才更有信心和干劲。我需要把公司股权分散,管理和控制一家公司是靠智慧的。”
IBM公司创办人老沃森早在创办时,就开始为员工提供慷慨的报酬和福利计划,担保终生就业,作为其努力的目标,而其个人股份从未超过5%。另据报道,联想教父柳传志目前在联想集团持股只有0.28%。
任正非身家单薄,马云难称巨富,柳传志股份少得可怜。他们财散人聚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处在转型升级关头的浙商带来新的冲击和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