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法国新闻 查看内容

法媒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2011-6-17 10:57| 发布者: faneuro10| 查看: 351| 评论: 0|来自: 欧洲时报

摘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纳塔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受到哈萨克斯坦总统的欢迎。(图片来源:新华社)【欧洲时报网】中国在2010年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超过了美国。这是英国石油公司6月8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纳塔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受到哈萨克斯坦总统的欢迎。(图片来源:新华社)

 

【欧洲时报网】中国在2010年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超过了美国。这是英国石油公司6月8日公布的年度报告的主要信息之一。年度报告还强调,世界上对主要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了5.6%,达到1973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主要原因是2008-2009年度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世界报》6月10日的经济版载文指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强国之间的较量也表现在能源领域。尽管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中国的四倍,但是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居世界之首。

 

中国2000年的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二分之一,但是国际能源机构2010年估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

 

中国2010年的能源需求量上升11.2%(美国上升了3.7%), 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五分之一(20.3%), 略多于美国(19%), 但是远远超过俄罗斯(5.8%) 和印度(4.4%)。同时,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中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全部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强度很大。中国政府承诺改善现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尤其取代老式燃煤电厂,但是中国的煤炭消费量仍占世界煤炭开采总量的48.2%。

 

英国石油公司的报告还提醒人们,除了中国能源消费暴涨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其它国家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居高不下的现状。在印度、巴西和其他新兴工业国的推动下,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之外地区的能源消费增长了7.5%,比经合发组织三十多个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幅度(3.5%)高出一倍。

 

《世界报》的文章指出,除水力发电以外,(风力、太阳能、生物质、地热等) 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还很小(1,8%),而煤炭的消费量达到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9,6%。石油需求量的增加(3.1%) ,尤其是煤(7.6%)和天然气(7.4%)的需求量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96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组织已经发出警告:按照这种速度,到2100年将难以将地球温度的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2°C。

 

《世界报》的号外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对世界尖端科技必不可少的稀土市场作了分析。文章写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95%),却只拥有略超过三分之一的已发现稀土储藏。因此,中国政府紧缩出口量,导致去年7到12月间的稀土价格上涨四倍,令消费大国不得不开始寻找其他生产国。

 

但是,中国国内的稀土需求量也出现暴涨,2004年以来涨幅达到50%。到2020年之前,中国国内稀土消费量可能高达十九万吨,几乎达到目前消费量的三倍。文章引述宝钢前总裁、现任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的话说,“中国可能不久以后也要从其他地方进口稀土。”文章认为,世界稀土之争初见端倪。

 

《世界报》通讯员贝德罗莱蒂撰文指出,除了开发国内矿藏资源之外,中国还寻求多渠道的能源和原料供应,通过政府间直接谈判收购跨国企业分支或者资源转让,同时也采用以原料偿还贷款的方式。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分别对安哥拉、博茨瓦纳和南非作了正式访问,展开能源外交。中国还在北韩投资了好几个煤矿和铁矿项目,并在边境地区建立了新的天然气管道和输油管道网络。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急需能源和原料,而大量的外币储备令中国游刃有余。中国2010年非金融性直接投资额创下370亿欧元的纪录,其中三分之二投资于能源和矿产领域。据《金融时报》披露,中国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2009和2010年间共提供815亿欧元的贷款,主要面向非洲地区。

 

中国十年来有条不紊地发展非洲的投资项目,以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中国与赞比亚、苏丹、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几内亚和尼日利亚签署了大批开发矿产资源合同,合同金额不断增加。尼日利亚炼油厂意向书金额170亿欧元,刚果(金)的转让矿产行为获得中方45亿欧元的投资。

 

中国进出口银行去年在36个非洲国家共投资259个项目,并打算在2010到2013年度再投资74亿欧元。中国对于非洲的投资占该国在全世界总投资量的10%。2005年以来,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交通、电信、能源、用水和卫生)的总投资量超过了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承认,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以及能源价格的上涨令非洲国家抵御住了世界经济危机,非洲大陆的经济2008到2009年度未见萧条。

 

与此同时,中国还打破了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碳氢化合物输出渠道的垄断局面,近年来在这个地区作了大量投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7年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署首份合同,建设一条通往中国的2238公里长输油管道。2009年12月开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全长70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中俄合建的输油管道也于今年初开通。

 

文章作者认为,这条经过3年时间建设、由中国银行投资的又一条天然气管道的开通,改变了拥有世界碳氢化合物藏量4.5%的中亚地区的地理政治,俄罗斯对这个地区的垄断局面被中国人打破了。

 

文章还认为,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一举两得。除了为国家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之外,还有助于中国新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他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世界报另一位记者的认同。一篇题为“开发新的丝绸之路发展新疆”的文章指出,中国2010年宣布十年当中新疆地区将总共得到2000亿欧元的投资,其中绝大多数用于基础建设,2015年之前建设六个新机场,2020年之前建设四千公里的铁路线。拥有石油和煤矿的乌鲁木齐地区可望吸引更多石油和煤炭公司,发展成为该地区的能源中心。

 

继非洲、澳大利亚和中亚地区之后,中国近期还与拉丁美洲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能源合作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出资71亿欧元收购西班牙REPSOL公司巴西子公司40%的股份,公司股东已经批准了这项行动。该集团公司还宣布准备花费18.1亿欧元收购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在阿根廷的业务。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阿根廷BRIDAS ENERGY HOLDING公司联手,收购了英国石油公司在阿根廷第二大天然气和石油生产集团PAN AMERICAN ENERGY持有的60%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还准备在2016年之前投资委内瑞拉碳氢化合物项目,出资额为296亿欧元。

 

(编辑:李缃言)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2 09:58 , Processed in 0.082398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