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今日推荐 查看内容

"休假式治疗"怎么翻译?外媒语境下的复杂中国

2012-2-20 02:38| 发布者: faneuro| 查看: 245| 评论: 1

摘要: 休假式治疗怎么翻译?外媒语境下的复杂中国(图) 文章来源: 南都周刊 你知道英文媒体如何翻译“休假式治疗”么?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下中国那样,每天都在制造新话题,不间断地为英文世界增加各种新鲜词儿。2月8 ...
"休假式治疗"怎么翻译?外媒语境下的复杂中国(图)

文章来源:
南都周刊


你知道英文媒体如何翻译“休假式治疗”么?

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下中国那样,每天都在制造新话题,不间断地为英文世界增加各种新鲜词儿。

2月8日中午,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信息:“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这个帖子在一小时之内就被转发了万余次。诡异的是,信息很快被删除,更诡异的是,大约两小时后,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博又将此信息一字儿不改贴了回来,还加了点料:【致歉】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微友不便,敬请谅解!

如果不是中间被删了一两次,它具备成为转发次数最多的微博的潜质。

贴,删,贴,外加致歉,重庆市新闻办这一戏剧性的举动,让“休假式治疗”大热。

“休假式治疗”,对于中国人来说虽是新搭配,但按字面推,倒也能理解,可这些有中国特色的新名词,苦的是那些西方媒体,要想用英文准确翻译出这些新词,那够一番折腾的。

多数英文媒体,像《卫报》、《时代周刊》、《经济学人》以及CNN、法新社、彭博社等,将其翻译为vacation-style treatment。而美联社与《金融时报》则采用另外一种翻译法:vacation-style therapy。老牌BBC比较啰嗦:holiday-style medical treatment。路透社的编辑看起来查过词典,祭出了专业名词:taking “therapeutic” leave。

当然,“休假式治疗”还不算是难度最高的,面对中国冒出的维修性拆除、轻度性追尾、钓鱼式执法这类层出不穷的新词组,英文媒体的同行们无法不抓耳挠腮。

看你怎么duomaomao

2012年1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北京故居被拆,官方回应说,这只是“维修性拆除”。中国的英文媒体,比如《中国日报》、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等,都用了maintainability demolition,这份直译,说实话,就没真打算让外国读者弄明白。

四合院、胡同这些词儿,外媒早已普遍使用Siheyuan和Hutong,这比用courtyard house和alley更直观。但碰到“维修性拆除”,严谨的老外弃用了maintainability demolition这样偷懒的翻译,如英国《每日电讯报》说: the house was knocked down because it was in state of disrepair and “in preparation for maintaining the heritage site”(这房子为啥要拆呢,因为修不好啦,拆了的目的是为了让故居得到保护)。你看明白了么?

钓鱼执法的翻译倒没有难为老外。据悉,英美法系中专门有执法圈套(entrapment)概念。

上海地铁十号线“接吻”事故,官方新闻稿描述为“轻度追尾”,大部分的外媒用了rear-end collision,没提轻度,这翻译当然不够严谨。这不严谨也是有理由的,事故造成271人受伤,用一位中英文俱佳的外媒记者的话形容:轻度?轻度你妹啊!

让我们再往回看,风靡一时的网络用语“打酱油”、“躲猫猫”、“很黄很暴力”等,这些老外同行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南非小伙儿金玉米(Jeremy Goldkorn) 创办的单位网www.danwei.org,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单位网对外国人解释说:“I don’t give a damn;I’m just here to buy soy sauce” (关我鸟事,我出来打酱油的);“very pornographic, very violent”(很黄很暴力) 。

维基英文有专门的“躲猫猫”词条,翻译为playing hide and seek或者playing hidden cat,还很贴心地告诉读者,躲猫猫的中文发音是duo maomao。

不过,“躲猫猫”这个作为网络新名词的开山鼻祖,有个走入庙堂的翻译法。据《扬子晚报》报道,新版《汉英大词典》收录“躲猫猫”一词,译为hide-and-seek。

再来考据一下几个小词儿的翻译。

“二奶”在百度百科里定义为:泛指男人除原配夫人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虽无夫妻之名但长期与有妇之夫保持情人关系的女人。

有热心的中国网友将其翻译为second milk(第二奶),但显然无法得到西方主流媒体的承认,还是后者的翻译更信雅达。

美国权威时尚传媒《Women’s Wear Daily》向读者解释说: The Chinese name for Lolita is Er Nai, or, literally, “The Second Mrs”. (洛丽塔的中文名字叫二奶,或者直译为“二老婆”。)

“山寨”一词儿,国际媒体大多直译为shanzhai,早为英文受众喜闻乐见。世界商标检索杂志《World Trademark Review 》对山寨的定义是: The term “shanzhai” designates fake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s, which are assembled in China from genuine parts procured from various factories.( 在中国境内从各个工厂搜罗配件组装仿冒产品,比如手机啥的,是曰山寨。)

折腾“不折腾”

上述种种新词,还只是小儿科。最难搞的,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给出的难题。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的一句“不折腾”,官方媒体描述说: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中新社说:“不折腾”怎么翻译?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专家和网友比翼齐飞,一起折腾“不折腾”。

1.don’t flip flop (别翻来倒去)

2.don’t get sidetracked (别走岔路)

3.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别反复)

4.no dithering(不踌躇)

5.no major changes (没有重大变化)

6.avoid futile actions (不做无用工)

此外,还有no U-turn等意译。

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发表文章,将其译为“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任大使认为自己翻译最佳,对“折腾”的描述最精准。

据说,季羡林也提出了自己的译法—“no trouble making”,直译为“不找麻烦”,这也许是“国学大师”生前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最后一次贡献。

媒体报道,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用汉语拼音念出“buzheteng”,会场笑作一团。事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赞扬一番,说“buzheteng”或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

《环球时报》的记者还真做了考证,证明buzheteng已入选《牛津词典》。但有网友对此考证做了再考证,证明此说只是一厢情愿,《牛津词典》尚未收录buzheteng。

草泥马大战河蟹

“草泥马”这个火了好几年的词,在英文世界里也蛮流行。它是网民生造出来的一种“神兽”,与之对应的动物是“河蟹”,民间有五花八门的解读,最流行的说法是对互联网审查的隐喻。英文媒体是如何翻译的呢?

CNN曾播出了一个片子,给英语观众详细解释了草泥马与河蟹的故事。草泥马翻译为grass mud horse,河蟹源于harmonization(和谐),变成动物后翻译为river crab,草泥马大战河蟹的故事,就是the grass mud horse is taking on the river crab。

还是让我们回到“休假式的治疗”吧。vacation-style treatment的翻译没啥问题,但和中文一样让人不明就里。有网友说,其实休假式的治疗就是“双规”。

这么一说就清晰多了,外媒对“双规”可不陌生。《华尔街日报》在报道深圳市长许宗衡被“双规”时,就直接用了shuanggui。

但shuanggui还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儿。“双规”一词出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有外媒译为detained and interrogated,或者再省事儿些,译作under investigation。

就在王立军“休假式的治疗”的新闻出来后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努兰(Victoria Nuland)表示:Wang did visit the consulate and he later “left the consulate of his own volition ”。

美国国务院的说法让期待王立军事件有新进展的人们如获至宝。部分没啥英文底子的网友迫不及待想知道“left the consulate of his own volition”的含义,谷歌翻译立功了,王在“美领馆留下了意志”。

当然,准确的翻译是“他自愿离开了美领馆”。但相当多人还是相信,王真在美领馆留下了他的意志。这也顺带让seek refuge(寻求庇护)、political asylum(政治避难)等成了热词。

中式英文(Chinglish)已经走过幼稚阶段,像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这些中气十足的英文词汇,不再是英文国家吐槽中国英文水平的对象。种种有中国特色的英文翻译,一定程度上输出着东方大国的价值观。如今,外媒和普通的西方人正试图从一个个“休假式治疗”等新造词新闻事件里读懂中国。

可是,正如《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所言,中国太过复杂。读懂?中国人自己还没搞明白呢!

翻译大比拼

休假式治疗

vacation-style treatment

vacation-style therapy

holiday-style medical treatment

taking “therapeutic” leave

维修性拆除

maintainability demolition

钓鱼执法

entrapment

轻度追尾

rear-end collision

打酱油

I don‘t give a damn,

I'm just here to buy soy sauce.

很黄很暴力

very pornographic, very violent

躲猫猫

playing hide and see

playing hidden cat

hide-and-seek

二奶

The Second Mrs

不折腾

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

no trouble making

草泥马大战河蟹

the grass mud horse is taking on the river crab.

本文内容由 faneuro 提供



4.jpg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小五 2012-2-20 04:14
哦,中文有时太复杂,

查看全部评论(1)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8-21 17:34 , Processed in 0.018322 second(s), 25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