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今日推荐 查看内容

说说我知道的文学圈潜规则:韩寒代笔并不稀奇

2012-2-5 16:21| 发布者: faneuro10| 查看: 129| 评论: 3

摘要: 老萨谈韩寒方舟子事件--代写早已成风,根本无需惊讶本来不想说,既然有朋友问老萨对这个事件的看法,老萨就随便说几句。韩寒事件其实就老萨来看并不算稀奇,至于韩寒本人是否找人代写暂不去说,行业内名作家代写现象 ...

老萨谈韩寒方舟子事件--代写早已成风,根本无需惊讶

 

本来不想说,既然有朋友问老萨对这个事件的看法,老萨就随便说几句。

 

韩寒事件其实就老萨来看并不算稀奇,至于韩寒本人是否找人代写暂不去说,行业内名作家代写现象可谓家常便饭,前后至少20,30年历史,内部人士早已见怪不怪了。

 

著名的郭敬明抄袭案件早就宣判了,人家还不是好好地。花儿乐队整首整首歌抄袭别人的,还不是红了这么多年。

 

最近陆川电影也被人告抄袭,一样不是不了了之。这次春晚什么郭冬临的小品什么,不也都是跟老外的一致吗,一样能上中央电视台。

 

现在一些著名电视剧的剧本前后不一致,内容不连贯,风格相差很大,甚至感觉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为啥?因为是有两个代写的作品拼凑起来的。

 

对于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来说,最大的指责无非就是弄虚作假,抄袭和代写。指责一个作家找人代写,在几十年前就等于骂他八辈祖宗,是最侮辱人的。

 

但现在这些都不算什么呢,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王朔甚至批评韩寒说:代笔怎么了?多大一点事儿,他们还代孕呢!你以为人人都可以代笔呀?这也得有门槛。他们想找人代笔,有这脸儿吗?

 

显然,王朔这些人早已经对代笔这种事情见怪不怪,都是家常便饭了。

 

如果有人问,这些如此有名的作家,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一个字:钱!

 

中国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说到底因为没有这样的文学环境。图片里面是日本作家田中慎弥,他从高中毕业开始写作,没有一天出去工作过,完全靠母亲养活,他接触的女性只有母亲和家门口超市的女店员,拿新人奖的时候负责接待他的女编辑,是他第一次接触圈外女性。他每天的生活是:每天早上8点起床,白天几乎不出门,就是一个劲地写东西。晚上睡觉之前喝一杯喜欢的酒,然后第二天照旧。这样整整写了20年,终于写出了真正优秀的作品。试问?中国作家里面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点?

 

老萨本职的行业跟写作没有关系,自己工作的收入养家糊口没有问题,写写东西只是个人爱好,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看看,不指望靠这个赚钱出名,某种意义上算是自娱自乐!

 

但如果把这个当做事业或者职业,那就完全不同了。

 

 

作为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或者有些才华的刚出道作家,他们如果没有自己的工作,光靠稿费生活时很可怜的。

 

一个杂志,小说什么投稿多是短篇文章,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交给他们经过斩头去尾,剩下百分之七八十就算不错的,最后一般的稿费就是几百块最多1000,2000。

 

有的朋友说,那么每个月发几篇不就好几千呢吗?

 

呵呵,一般根据行业规定,一个作者不可能在同一个刊物的某一期连续发几篇文章。而想要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说实在,很不容易。

 

因为中国这些杂志社什么跟老外的不同,他们大部分为政府或者半政府的企业,并不很注重效益。换句话说,刊物发展的四平八稳就可以了,搞得再好上面也不会怎么样,搞得再差,把上面马屁拍好,也不会倒霉。

 

所以从总编到小编基本上每个人手上有几个固定的作家,有些干脆就是他们的朋友,亲友之内,别的人是挤不进去的。

 

而且,一个人能有多少文章可写呢?以老萨为例,前前后后军事武器方面写了几十篇,算是多的了,前后就花费了1,2年时间。现在再要写一写,感觉有意思的写得差不多了,没兴趣再加了。

 

写这些东西其实并不算容易。

 

如果写出来的水平比较低,全中国可以写的人很多,有些大学生什么不要钱也愿意写,竞争太激烈。水平高的,要花费很多心血,一般至少需要1,2周,长则1,2个月,花费这么多心血写出来才有这点收益,不就是开玩笑吗。

 

所以中国普通作家的收入是很少的,即使花费很大精力出一本书,收入顶多几万,超过10万就算很不错的新锐作家了。

 

所以连韩寒这种大牛人都说,做作家的收入太少了!

 

但有的人则不同,一些出道较早,名气较大的作家,他们的收入是很客观的。

 

一些非常出名的网络作家月收入数万,甚至十几万,有的一份合同就是上百万元。像盛大文学旗下起点中文网推出的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作者的一份合同签高达百万稿酬。

 

像韩寒他们这些超级大牛,收入比他们只多不少。而且他们的名气还给他们带来很多隐性收入,就比如现在的韩寒基本算是一个娱乐明星了,出场费什么都是很可观的。

 

钱是多,但可惜的是,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赚钱本来就是矛盾的。

 

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规律,就是真正经典的作品除了少数短篇以外,绝对不可能短时间内创作出来。

 

创作除了写作技术的积累,突如其来的灵感,一个适合写作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还要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斟酌修改,一般来说一部中篇长篇小说要花费至少1年到数年才能完成,中间根本没有投机取巧的方法。

 

 

有些人很奇怪,为什么曹雪芹写《红楼梦》整整写了一辈子,到死也只写完了三分之二。而世界上大部分著名作家,一辈子也就写过一二部真正的好作品,之后不是封笔不写,就是写出来的和精品差别很大。

 

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首位的郭敬明,他的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被北京市一中院判定抄袭,勒令其停止出版该作品,并且赔偿给原作者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

 

道理很简单,一旦灵感没了,协作环境改变了,你的心态变了,或者肚子里面的货都掏出来了,即使再下苦工也写不出来什么。

 

就比如王朔,以前那么火,现在整一个靠流氓手段自我炒作的人,20年来没写出过能够让人看得作品。为什么?

 

文如其人,一个人是怎么样,他的作品大体就是这样。他的心态跟最初时候不同了,感觉不同了,自然写不出来了。

 

其实归根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文学创作不可能短时间内出成绩的,而且不可能长久不衰的出成绩,这是至少1000年以来历史的客观规律!

 

这样就出现一个悖论。

 

商业化社会急功近利,要求短时间内出成绩。打个比方,网络作家签的合同,每天都要更新几千字到1万字,你长期不更新,读者就没心情继续等,以后就不看了,网站损失就大了。

 

对于韩寒,王朔,海岩这样的明星呢,这点就更明显。

 

他们作为半作家半娱乐圈的人,必须不断的炒作自己,不断让自己有新的话题,成为公众人物。

 

这样你一部新书合同可以有几百万,一次出场费就十几万,这些不是空口说白话,都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但只要没人关注你,你有几个月不红了,好了。一本书的合同立马降成几十万,根本没人喊你出场,收入就大减了,等于你的身价和财产一下子就跌下来了。

 

我们普通人的个人财产是什么?房子,车子,存款,首饰,甚至传家宝手镯,字画。

 

这些人的个人财产则主要就是他们的名气和红的程度。

 

以王朔为例,他最后一部优秀小说还是1992年的事情,后来就基本把之前的作品改一改,卖给电视剧电影,也曾挂着个名头搞了《编辑部的故事》什么的编剧。实际上,他这20年来没有出过一部好作品。

 

但人家会炒作自己,今天骂齐白石不会画画,明天说自己吸毒嫖娼,后天跟徐静蕾搞暧昧搞同居,始终处于热点话题。好了,人家07年写的三篇不知所云的文章卖了整整500万元。

 

所以说,这个悖论就形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一些名气大但已经无法写出来东西 或者 短期内无法写出来东西的明星作家们,也算是被迫找了所谓的代写。

 

这些代写可能是不知名或者刚有点名气的小作家,或者干脆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创作团队。

 

他们如果自己写这样的东西去发表,不要说赚500万,怕是连5000块钱都没人愿意给,跪在出版社门口也没有人给你出版。

 

就算能出版了,也是赚个1,2万块了事。

 

现在为这些大牛打工,一本书写出来,人家给你个10,20万,以后对你照顾点提拔点,帮你在业界站住脚,对你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而且收入也多了几十倍,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这些大牛们,其实就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被包装出来的公关家,他的工作就让自己继续红,继续成为焦点,而所需要的作品自己虽然写不出来,却自然有人提供。

 

这也算是各取所需!

 

 

所以韩寒这件事情,并不算稀奇。而对他的质疑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08年时候连王朔都说韩寒大部分作品不是自己写的。

 

而对于业界来说,比如王朔之流50多岁的人,找一个40多岁的人写一部作品,可能不太好分辨真假。

 

但作为一个有十年以上文学工作的普通出版社编辑,要想判断一部作品到底是一个17岁天真幼稚的少年写的,还是一个40多岁饱经世故的中年人写的,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的难度。

 

其实就算现在,想证明的方法也很容易,任何一个作家,不管写什么东西的,不管是写纸搞,敲键盘,还是口述由别人记,都至少对自己的作品都有一定了解。就算因为时间太长忘掉一些细枝末节,但核心内容总不可能忘记。

 

找一些中立的人士,搞一个什么公开的证明会,临时准备一堆韩寒作品里面的问题,让其现场解答不就真相大白了。

 

你如果连自己作品都不了解,不了解举的典故的意思,说不出一些段落表现的隐含意义,那如果不是找人代写,就是这个人有严重的失忆症了。

 

其实就像中国足球十场有八场是假球一样,一些东西在行业内部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关键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面混,人家又是有势力的人,除了方舟子之流的打假名人,谁敢去搞他们?人家有权有势,搞死你很容易的!当年刘晓庆得罪了人,被人搞到牢里面;赵薇不知道得罪了谁,被借助舆论搞了一通,还被泼粪;就几天前,张国立的公子不知道得罪了谁,被检举吸大麻,当场就被拘留了。你好好的惹麻烦干什么?

 

而且你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搞他,除了方舟子这样能让自己继续红以外,普通无名小卒自己生存都很困难,还管别人是不是代写呢?完全吃饱了撑的!

 

人家真也好,假也好,管你什么事情呢?

 

不学会做人,在中国社会就算是扫大街,你也混不下去。

 

韩寒是干净的也好,也不干净的也罢,业内代写成风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一个韩寒有所变化。

 

赵丽华在2006年异军突起,她的诗让老萨惊得目瞪口呆。现在一般认为赵在当时通过专业网络炒作团队的走红,而能出得起巨款请这些人自我炒作的款姐,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所以老萨说中国社会确实不太好,几乎每一个行业内部不正之风都很厉害,踏踏实实有才华的人都被踩在下面,有关系会见风使舵,会拍马屁搞投机取巧的都浮在上面,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玩完了。

 

对于韩寒事件,大家不要太关注。老萨提出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1.看文章不要看作家

 

大家看文章要同看作家分开了,看文章时候甚至不用管是谁写的。

 

因为看这些东西不是看明星,只要文章写的好,就可以看,至于是谁写的其实根本不重要。

 

不要用追星的眼光去看文学作品,如果这样就很呆了。

 

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时候写道: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诗词何等悲壮慷慨,最后这小子还不是从容的做了汉奸!

 

诗自然是好诗,但你要是追星汪精卫,就等于后来被他耍了。

 

老萨看文章买书时候从来不看作者,就看内容。

 

话又说回来,而实际上国内很多名气极大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不堪入目,老萨桌上就有几本所谓著名学者的抗战著作,直接大片大片照抄日本方面资料,自己再加一两句话而已,让人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出名的。反而老萨有一些不知名的某些老教授的作品,真是写的非常的好,相当的有水平,但名字根本不为人知。

 

2.韩寒无论真假不用太关注

 

他真也好,假也好,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追星族,韩寒的崇拜者,你可以去管一管。

 

但如果只是一个喜欢韩寒作品的人,你大可不必管。就算韩寒文章都是他老爸写的或者某个团队写的,只能你觉得好看就行了,干嘛去计较呢?

 

3.对此类事件最好建立处罚机制

 

国外对这种东西有比较严格的机制,如果被指控抄袭而且获利,严重就是法律惩处,轻则也会被作家协会通报批评,你顿时名誉扫地,以后再没有报纸杂志出版社敢找你,以后你也就别混了。

 

但中国的法院也好,作协也好,人家都是政府机构,只要对自己领导负责,管你们这些闲事呢。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1

愤怒

难过

流汗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钟敏 2012-2-6 13:22
转到微博去~~
引用 钟敏 2012-2-6 13:18
写作绝对是清苦的事情,如果一个作者时刻都是很红火热闹的景象到处现身的话,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到他是如何有静心创作的时候呢?对于业内有代笔之现象,我其实已然感觉到了,只是像此文作者说的,大家都在圈内,怎么好去说穿呢?
引用 拔剑茫然 2012-2-6 10:54
名人不炒作,怎么能维持?怎么赚取高额稿费和出场费?怎么玩跑车拍电影?
最可怜的是坚持文学理念的人,辛苦写作,稀有酬劳。

查看全部评论(3)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8-20 09:09 , Processed in 0.034068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