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武隆渔村村民将可获得160多张临时地契。(图:星洲日报)
陈喜远(右)领取临时地契;左起是再努丁、阿末扎希及马华峇眼拿督区会主席洪建宗局绅。(图:星洲日报)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消息,除马来西亚峇眼巴硕渔村以外,峇眼拿督其他七大华人渔村的村民将获得霹雳州政府发出的约一千张临时地契。
下霹雳县长阿末再努丁于6月9日下午在半港出席半港村民临时地契颁发仪式后指出,目前有关工作如火如荼进行,预料在今年7月间,上述一千张临时地契将分发给各渔村村民。获得颁发临时地契渔村包括半港、四条港、峇眼里拔、双吕江、双怡杖、双武隆及峇眼拿督。
再努丁说,上述一千张临时地契中,除了半港批准的29张,双怡杖有约200多张,双武隆也有160多张。
较早时,峇眼拿督国会议员兼国防部长阿末扎希说,他非常关注峇眼巴硕渔村的临时地契问题。“这个渔村暂时无法获得临时地契,因为之前整个村子地段错误发给私人公司,如今私人公司将地契押给银行贷款,我将协助赎出地契,然后要求至少发出临时地契给村民。”
他说,如果在大选时,半港选民大力支持国阵,他将争取将临时地契转为正式地契。
马华半港支会主席纪利华说,半港有43张临时地契,在1999年后不允许更新,经过他争取12年后,其中29张通过他申请,已在今年批准更新。“村民可决定缴纳1年、5年或10年临时地契费,原本州政府要追算5年临时地契费,经过争取后,如今只需付2010年及2011年,让村民节省许多。”
鱼行东主陈喜远说,他终于等到州政府允许他们更新临时地契,心情可说是苦甜参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