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学”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晚年的追求。5月31日,记者从市老龄委全体成员会议上了解到,为缓解老年人为上学而“挤破头”的窘境,我市将在城市东片新建一所老年大学。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和城市中心逐渐东移,我市老年大学已出现教学盲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100.76万人和69.5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占比重为1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6%,但目前市区老年大学仅三所,市本级一所,鹿城、瓯海各一所,总招生人数不超过6000人,主要集中在市老年大学。
市老年大学从1987年建立,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市老年大学占地仅5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仅有六个专用教室和四个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公用场地。按照原来的设计,市老年大学的招生规模为2000多人,但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5800多人,现在周末也是全天安排上课,每年招生都出现老人住宾馆、通宵排队报名的情况。
“有些老人在这里读了10多年,有些课程都学了两遍了,还是抢着当‘留级生’不愿腾位置,他们实在没地方去啊,有些老人报了三年的摄影专业都没能报上。”市老年大学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一些家住新城的老年人,为了赶到蛟翔巷的市老年大学参加早上6点20分的太极拳课,往往清晨5点钟就要出发,真是太让人心疼。”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我市的老年教育建设比较落后。据了解,台州老年大学用地有55亩,衢州50多亩,金华30多亩,宁波则将老年大学设在市中心,老人可以白天上课,晚上喝茶,而温州目前的情况是老年大学的“学生数”全省第一,但设施建设却是全省倒数第一。
记者了解到,为了弥补城市东片老年人教学资源空白的情况,让老年人可以就近入学。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向市政府提交在城市东片建设老年大学的申请,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城市东片新建一所老年大学,争取为我市老年人开辟一个新的“学习天地”。(陈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