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一版的《固本塑魂 文化育人》一文报道了,在我县的六七十所中小学校里,大部分学校都在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市乡校每天都组织学生大声朗诵《弟子规》,以此倡导学生从小养成互相帮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良好的道德品行,促进学校“养正文化”( 包括养容、养行、养智、养性、养心五个方面)的培育;山口镇中心小学开设“石文化”课,大力培育校园石雕文化,不仅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模式,还可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荣誉感,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化作热爱家乡的实际行动;方山乡中心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农耕文化,体会农民的勤劳,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开设了农耕文化课目…这是我县实行素质教育的具体写照。 众所周知,处在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少,具有好奇、好学、好模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可塑性比较强的特点,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具雏形的关键时期。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在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应是学校教育的主题。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乃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