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浙江 温州 查看内容

市区上空将布成一张“天眼网”

2011-12-13 01:53| 发布者: 戴向华| 查看: 204| 评论: 0|来自: 温州日报

摘要:    工作人员只需轻击鼠标,“千里眼”监控下的路面情况便可一览无余。 (苏巧将 摄)   12月12日,温州日报一版刊登的《最高楼装上“千里眼”》照片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他们致电“党报热线”88869996,提了 ...

 

                            工作人员只需轻击鼠标,“千里眼”监控下的路面情况便可一览无余。 (苏巧将 摄)

 

  12月12日,温州日报一版刊登的《最高楼装上“千里眼”》照片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他们致电“党报热线”88869996,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最高“千里眼”能看多远,装这么高看得清楚吗?其他地方还有安装“千里眼”吗?装这些“千里眼”要看什么,我们会不会“被模特”啊?

 

  得,那就让咱们就来问问“千里眼”自己吧。

 

  远看青山瓯江

 

  近看马路汽车

 

  先自报家门,大家好,我大名 “高位监控摄像头”,花名“千里眼”,上个月,我刚落户世贸中心大厦。我听说,333米高的世贸中心大厦,是温州市第一高楼,很多市民提问:如此高度的“千里眼”最远能看到哪里,又能看清什么?

 

  不是俺吹牛,俺拉伸拉伸,最远可以看到温州市区的“四极”:往北,瓯北沿江高楼跃入“眼帘”;往南,起伏的牛山山脉“近在咫尺”;往东,杨府山清晰可见;往西,景山风景历历在目。最近嘛,俺可以看到市区人民路上一辆汽车,车身形状、颜色都一清二楚。

 

  别看俺身材不大,俺金贵着呢。我的“眼睛”用了36倍可变镜头技术,目前这在温州可是最高级别的,1个就得近2万元钱。不过,我的“视力”也有强有弱,这主要得看天,雾天视野就会稍差,晴天就会更好。

 

  市区已有45个“兄弟”

 

  看交通看火灾不看隐私

 

  我的兄弟众多,而且个个都居高临下。仅仅市区,目前我就有45个兄弟,住得最高的是我,其他兄弟也都盘踞在各个区域的制高点。你要问我们为什么待这么高,看得清楚呗,越高越没阻挡物,视野也就越好。

 

  我们24小时都睁着眼,不睡觉不偷懒,所看到的情况都会在大脑里储存15天,尽心尽责把我们看见的情况反馈给公安部门。

 

  市区哪里车流大了,路阻了,我们一看过去就能确定是哪条路,交警部门就会及时疏通,司机得到消息后,也就不会前往路阻道路,加重堵塞情况。我从交警那里打听到,下个月他们还将在互联网上公布我们看到的道路情况,供市民出行参考,到时候,市民可以选择好出行路线之后,再安心开车上路。不单如此,我还帮助交警及时处理一些轻微事故,今年以来,我和兄弟们就已帮助交警处理了1800多起交通事故。

 

  看火灾更是我的看家本领。市区哪里着火了,一有烟,我就可以看到。我再一望,就能确定大致方向,再转动几下,就能看清楚事故点周边道路情况,消防战士通过我的观察,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走最快捷的路线,赶到事故点,节省了灭火救援时间。

 

  看到我,许多市民都挺担心:会不会盯着他们家“偷窥”,装在他们楼上会不会用他们的钱?

 

  面对这些疑问,我也挺委屈的。请大家放心,我主要盯着路面,看的是道路交通情况和火灾,绝不会看你和你的家人,这点,公安部门对我们有严格的把关和控制。而且,即便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我也不能透过窗户看见你。

 

  全市12万个“天眼”

 

  布一张“天眼网”保平安

 

  其实,我算小弟弟,我的不少兄弟今年年初就开始上岗工作了。我们属于公安部门打造的“民安工程”下的“高位监控系统”成员。我们是第一期成员,明年还有第二期,到时候还将有50个兄弟盯在市区的不同区域里。

 

  这样一来,市区的上空就将形成一张“天眼网”,哪里有意外事故,哪里道路堵塞,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表兄弟。2010年开始,温州地区开始新建4万个“天眼”,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万个“天眼”在各地执勤。我的这些兄弟们分布很广,在街头,在银行门口,在住宅小区内外,只要是重要的地段、部门,都会有我们的身影。我们24小时不休息,紧盯着公众场所,不让不法分子逃出我们的“眼皮底下”。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5-5 04:48 , Processed in 0.023547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