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如黄金却被卖出稻草价的泰顺叶腊石,怎样借产业发展的契机,成为比肩青田石、寿山石的“泰顺石”?近日,20位国家、省、市工艺美术大师,共聚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座谈会,共同探讨泰顺石的保护和发展。
据悉,泰顺叶腊石矿区位于龟湖办事处龟湖村,面积达2.1平方公里,储量约有1亿吨,储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称为“世界叶腊石之都”。叶腊石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纤维等制作工业原料,1958年首次发现,1985年投入开采。除工业用途外,泰顺叶腊石还是雕刻的理想材质,石雕作品经久耐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长远的战略规划,泰顺叶腊石长期处于开采水平低、缺乏品牌影响力、缺乏雕刻人才的状态,其中大部分叶腊石用于工业生产原料,只有少数流入市场用于雕刻石。据统计,2010年泰顺叶腊石开采量达到150万吨,其中用于雕刻的仅1000吨。
为科学合理利用叶腊石,泰顺县今年引进了拥有数十年工艺美术产业经营经验的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对目前22个开采队进行整合、规范。同时,投资1500万元建成占地150亩的龟湖叶腊石生态产业园,并把39家叶腊石加工企业整合为1家,提供产业发展平台,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收藏界有“四大国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泰顺石如何成为与之比肩的“第五国石”?座谈会上,工艺大师们肯定了泰顺石的雕刻价值,并就如何保护和发展泰顺石展开深入探讨。中工美集团副总工程师郑道全认为,叶腊石要走出泰顺、走向全国,必须改变目前粗放式的开采方式,由政府对矿山进行保护性开采,遏制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等。同时,要深化人才培育,加大力度办好雕刻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在外的泰顺籍石雕大师返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