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有关网络犯罪的正式调研报告披露,2010年法国发生的网络犯罪案超过3.3万起,其中80%是诈骗案。报告估计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7亿欧元。 据法新社报道,全国犯罪及刑事应对观察站(ONDRP)周二(22日)公布了有关犯罪现象的年度报告,主要是对网络犯罪进行了深入调研,从信用卡舞弊到卷入有组织犯罪,无一挂漏。 观察站指出,网络犯罪“包括各种不同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信息及交流新科技(NTIC)以及数据处理自动化(STAD)有关。 观察站以好几份专家报告为依据指出,这些违法行为有时很难统计,因为投诉很少,很难确定,因为统计数据往往来自行政机构。 2010年,警察和宪兵统计的违反数据处理自动化条例的案件有602起。三分之一是“损害运行机制”或“取消数据”。 3.3万多起所谓“诡谲犯罪”的违法行为是通过因特网记录并进行的。其中逾80%属于诈骗和背信。 治安部队确认,略少于1500件是有损人的尊严和人格的违法案件,330件属于性侵犯(狎童)案件,这些行为都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如今治安部队拥有工具和经过培训的班子打击这种新的犯罪活动。 网上付款舞弊率有增无减,虽然未达到2007年的峰值。 远距离付款占了舞弊总额的62%,其中近9%的交易是在法国完成的。虽然观察站未指明舞弊总额,但网络犯罪2010年给法国造成17亿欧元的损失,其中8.72亿是“直接损失”。 仅有23%的受访者宣布他们用信用卡在网上付款时感到担忧。 但观察站指出,因特网对歹徒来说真正起着吸铁石的作用,给他们提供了非法使用或滥用数据、银行地址和信用卡号码的无数机会。 观察站描绘了网络罪犯的轮廓:“个人活动者”如娈童癖;“有组织犯罪”,其动机主要是金钱,在法国较少;“骇客”有时会以改善和开放电脑系统的名义宣布对自己的行动承责。 外国的行动也受到怀疑,却未能完全证明,观察站提到中国、伊朗或以色列。调研报告还提到“邪教的威胁”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形势”。观察站还不安地指出,“因特网的到来使某些邪教组织主张的‘另类’言论或方法变得司空见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