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7年的漫长“等待”,我市首次荣获浙江省第十七届水利“大禹杯”金杯奖。这是我市水利在改革与发展领域,荣获的最高奖项。昨天,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水利工作进行表彰。
“大禹杯”是浙江省政府于1995年设立的全省水利工作最高成就奖,每年评选一次,设金、银、铜三个奖项和提名奖。其参评内容包括防汛防台与抗旱、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法制和水资源管理、水利能力建设等,每年的评比根据水利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补充,在各市政府上报、推荐的基础上,经省有关部门审查和考评确定优胜单位。
近年来,我市水利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防洪减灾保安全为中心,大力推进强塘工程、防洪减灾能力、围垦造地、水资源保障、农民饮用水、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各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均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13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84%。同时相继战胜了“桑美”、“莫拉克”等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袭击,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按照“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基层水文测站标准化建设、水库海塘水闸规范化达标建设、基层防汛体系提升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标化工地建设等开拓性工作,有力地提升了水利管理和基层基础能力。
2010年,我市水利投入规模为历年最大,全市水利建设总投入达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6%。在建重点工程项目为历年最多、范围最广、标准最高,全市各类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达100多项。此外,水利地位也得到提升,市本级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从每年1.2亿元调整为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加快重点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方面成效突出。为了有效保障永嘉乐清平阳苍南等地150余万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市委市政府将楠溪江供水工程、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和珊溪水利枢纽向平苍供水工程等三大重点水资源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重点推进。楠溪江供水工程投资6.1亿元,建设拦河闸一座,输水隧洞和倒虹吸18公里,2010年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工程已于2011年7月13日实现临时应急试通水;顺溪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防洪安全骨干工程、省重点水资源保障工程,于2010年3月顺利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050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目标;珊溪水利枢纽向平苍引水工程投资3.4亿元,建设引水干线(隧洞)18.09公里,一期引水规模15万吨/日,计划2012年建成通水。
同时,自从全省部署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后,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和千村整治示范工程,制订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步伐。2010年列入中央预算内共18个项目,总投资1.27亿元,争取到4074万元中央资金,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1万人。2010年全市共解决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35.06万人,占省下达计划140%,完成投资2.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1700万元,居全省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