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中,文成县原8镇25乡调整为“九镇一乡”,全新的空间架构促成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诞生。近日,文成县编制完成以“1860”为依托的网络型、组团式城镇发展新格局,推进以大平台带动大建设,以大发展形成人口大集聚。
根据文成县“1860”城镇发展新格局规划,“1”个县域中心城市——县城大峃镇将实现空间再构造、功能再布局;“8”大中心镇作为县域副中心,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60”个“联村社区”将弱化村庄间的界限,成为配套城乡统筹改革的落脚点。依托网络型、组团式城镇发展新格局,通过平台建设、农房改造及“三分三改”等具体举措,文成县将实现全县绝大部分人口往“1860”区域集聚。
山区生态型中等城市、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是文成县对县城大峃镇的全新定位。在吸纳了周边龙川、樟台、金炉等6个乡后,大峃镇镇域面积从原先的25.37平方公里扩大到156.3平方公里,人口从原先的4.34万人扩大到10.69万人。在该县规划建设局新编制的规划图上,囊括城西南片生态产业基地、品质住宅区,城东片文化、公共服务、旅游配套中心,城北片行政中心的现代化新城区,已初具雏形。目前,大峃镇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已提升至全县“十二五”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高度。
不仅仅是县城,文成其余八大中心镇在打破空间桎梏之后,施展拳脚的平台更大了。如“温州大水缸”所在地珊溪镇,原来因库区建设、移民搬迁等原因,人口减少了3万。此次调整后,仰山乡、桂山乡并入珊溪镇,人口又增加了1万多人。人口、地域的增加,为人口集聚发展中心城镇创造了条件,使现在的珊溪镇是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规划和发展。全县计划总投资23亿元的32个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有3个已落实到珊溪镇,该镇集聚发展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弥补乡镇撤扩并之后部分地区政府功能的缺位和弱化,涉及基层60个“联村社区”的“转、并、联”改革也随之展开。本月开始,玉壶镇上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党员服务、社会保险、计生服务、华侨服务、民政服务等办事窗口,正式对外开放。全镇41项便民服务项目中,有28项能在这里实现一站式办理。通过“上提、下授、同城、跟章”等方式,便民服务中心承担了上林“大社区”的服务管理职能。
文成县委书记吴开锋向记者表示,今后3至5年,文成县将全面构建强化服务、方便群众、有利管理、促进发展的“1860”网络型、组团式城镇统筹发展新格局,构建以小城市和中心镇为重要支点的区域发展新体系,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