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计划投资153亿元用于温州电网建设,努力打造东部沿海电厂主供、西部特高压送出支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技术先进、设备可靠的坚强智能电网。5月17日下午,市政府与省电力公司共同签署了《全面加快温州电网“十二五”发展,共同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框架协议》。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与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卫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框架协议》。
电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十一五”期间,温州电网发展突飞猛进,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73.92亿元,实现电网规模翻番目标。根据《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重点支持温州大都市区区域公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六城联创”工作,加快老城区实施老旧输配电设施更新改造,配合做好“四大整治”工作;大力支持城乡统筹,投资46亿元实施我市50个中心镇电网建设,全力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质量,保障供电安全,切实服务农村、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积极支持我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光伏风电设备、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继续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建设平阳南麂岛、洞头鹿西岛等国家863项目微网示范工程,满足储能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签字仪式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电力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陈德荣首先对省电力公司多年以来大力支持温州电网建设、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他说,现代社会既是一个工业社会、城市社会,也是一个电力社会。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电力是现代化建设中主要的动力来源和能源消费形式。温州目前的人口数位居全省首位,用电量却排在第四位,用电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十二五”时期,温州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确保每年投资率达到50%以上,完成“千项万亿”工程的目标任务将对电力投入提出更高要求,温州电网建设只有进一步加码投入,才能与之匹配。温州正在推进的网络型、组团式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各项配套网络的支撑,除了交通网,能源网是重要一环,这其中电力是关键、是基础,电网建设关乎着城市整合功能的发挥、都市能级的提升;另一方面,网络型城市的建设也为电力转型升级,为资源整合利用、技术等级提升提供发展契机。他希望省电力公司支持温州正在推进的统筹城乡和网络型城市建设,在改造升级农网过程中,与温州的中心镇与农村新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笑华,市政协主席包哲东,市委常委、秘书长葛益平,市政府秘书长詹永枢等举行出席座谈会和签字仪式。副市长陈浩主持会议和签字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