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殷桃回应《武则天》尺度争议:电视剧都有吻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23:26: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则天秘史》剧照。
                               

                                       
                                        《武则天秘史》剧照。
                               

                                       

  京华时报(微博)11月13日报道 《武则天秘史》正在湖南卫视(微博)热播,继杨贵妃之后,殷桃再挑大梁演知名历史人物武则天。针对观众指剧中亲热戏尺度大等争议,殷桃昨天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一一予以回应。殷桃表示,《武则天秘史》尺度并不大,完全符合电视剧的要求,里面也没有暴露镜头,哪部戏里都有吻戏。


  挑刺 太隐忍像苦情戏


  回应 小忍待厚积薄发


  剧中,武媚娘在感业寺出家后,备受折磨,观众表示几乎在看殷桃演苦情戏,毫无帝王之气可言。对此,殷桃表示,这一阶段必须演出这种隐忍,“如果现在就霸气太露,那太可笑了,这得有一个过程。在后面,她的霸气会慢慢表现出来。”


  不过,殷桃说,武媚娘的隐忍跟她在《女人一辈子》等苦情戏里的隐忍是两回事,“那种忍是为了成全别人,牺牲自己。武媚娘的忍是为了厚积而薄发,是为了站起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她的忍是有目的的,不是任人宰割,这是她的策略。”


  但对感业寺这部分戏,殷桃却有很多遗憾,因为有一些戏份没有拍,导致整个剧情不连贯,“比如其中武媚娘晕倒的部分,除了身体,还有精神层面的崩溃,这个效果没有被呈现出来。我自己非常不满意,但很无奈。”


  挑刺 亲热戏尺度太大


  回应 别的剧也有吻戏


  在《武则天秘史》中,殷桃与余少群(微博)之间卿卿我我的戏份不少,被观众指尺度大。对此,殷桃不认为有什么问题,“无非就是亲吻,哪个电视剧里都有。再说,我们哪里也没有露,如果真的过火,也播不出来。在尼姑庵里,武媚娘和皇上有亲热戏,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没有杜撰。”


  殷桃承认武则天演得很媚,在她看来,这是角色必须的,同时这也是她的短板,“武媚娘的妩媚对我来说有很大的难度,我的性格像男孩子一样,跟妩媚不沾边。所以演这些,我在突破内心的障碍,感觉还是有进步。”


  另外,有观众指武媚娘的低胸造型,过于香艳。殷桃很无奈,“如果太瘦,观众会说不像唐朝人,唐朝不是以肥为美吗?我们尽可能尊重历史。”


  挑刺 亲热戏不合道德


  回应 演得单纯不敬业


  该剧开篇,唐太宗临终,李治与武媚娘在唐太宗病床前搂搂抱抱,被很多观众指太不合伦理道德。对于这段戏,殷桃表示起初她也有障碍,“最初剧本递到我手里时,我非常犹豫,心里也有障碍,尤其是表现这种男女亲热戏,是我的死穴,特别不自信。我有很大的顾虑,跟导演也沟通过,最后他们一点点说服我。”


  随着对人物理解的加深,殷桃说,“她(武媚娘)明确知道皇上要除掉她了,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李治是她惟一的救命稻草,她必须牢牢抓住。赢得这个男人的心,让他喜欢她,才能生存下去。这是她活下去的惟一机会。”殷桃认为,“如果把武则天演得单纯无邪,那才是对我自己专业的不尊重。”


  演员心语


  武则天是一个令很多演员辉煌的角色,潘迎紫(微博)、冯宝宝、刘晓庆(微博)、归亚蕾、吕中、王姬、贾静雯(微博)等扮演的武则天,都曾引起不小的反响。接棒饰演这个角色,殷桃说没有压力是假的,“谁见了这个角色都会心动,武则天身上有很多东西是我以往角色绝对没有的,对于演员来说,特别有创作的欲望和动力。”


  殷桃和余少群有大量的对手戏。对于明显的年龄差,殷桃表示:“武则天本来就比李治大四岁,要不是我跟余少群这样的年龄差,剧组也不会这么搭配。”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5 03:42:18 | 只看该作者
烧菜加佐料,不然没味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9 23:09 , Processed in 0.026311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