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讨论] 中国文化带给巴黎另一种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5: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网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
    坐落在巴黎塞纳河左岸,与右岸紧挨香街的大皇宫和小皇宫,隔亚历山大桥相望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同埃菲尔铁塔下的文化长廊、奥赛博物馆、卢浮宫、吉美博物馆和夏约宫等同处于巴黎一条繁华的文化带上。自2002年成立以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作为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借风水宝地之灵气,中法文化在这里成功对接,全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吸引大批爱好中国文化的法国各界人士,甚至引起韩国和越南驻巴黎文化中心的关注,并主动来人登门考察访谈。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心”每年文化活动百余起,接待了众多的参与者和参观者,其中不泛政要、明星、名流,当然更多的是法国民众。“中心”的魅力从何而来?首先,5000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使法国人从心底佩服和赞叹。其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全球瞩目,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当下,更让法国人心生好奇,想了解中国的愿望与日俱增,中国文化走出来正好适应了法国人的这种文化需求。当他们走进“中心”,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与法国文化不一样的精彩,许多人一下对中国文化着迷了,“中心”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接近与学习中国文化,感知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据殷福介绍,“中心”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承载着多方面的功能。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演出、放影、音乐会和展览会等活动,在巴黎乃至在法国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化传播圈子,其辐射范围正不断扩大。比如,“中心”创办的文化品牌之一“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京剧、昆曲及20多个剧种的地方戏在巴黎登台亮相,观众累计超过万人。戏曲节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法国戏迷,每逢演出他们都会提前购买套票,一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演出。演出场地也从最初的租用剧场,发展到与巴黎市立剧院合办,票房分成,戏剧节的宣传广告和售票因此被纳入到巴黎市联合售票系统中,产生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法国中国电影节”成为今年“中心”文化活动的新亮点。殷福说,经过精心策划,合作形式实现了“落地”。中国电影节不仅与欧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百代合作,而且争取到了巴黎市府的大力支持。在电影节开幕前两周,巴黎市府在市中心的200多个公益广告栏滾动展示电影节海报,其中包括人流量最大的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和巴黎歌剧院等著名景区的广告栏,在200多个影厅播放电影节片花,再加上合作方邀请法国媒体参与报道,使电影节的影响力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对那些渴望学习中国文化的法国人,“中心”为他们开办了汉语、书法、绘画、乐器、中医和茶艺等课程。“中心”注册学员近两年猛增,今年已达700多人,教室已处于饱和状态。学员大部分为法国大、中、小学生和在职人员。他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一部分看好中国的未来,从学生时代抓起,希望将来能去中国发展或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另一部分是中国在法国公司的在职职工或法国公司准备派驻中国的员工,因此学好汉语对他们非常有用。还有一部人就是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殷福透露,“中心”今年已获得了法国相关部门颁发的培训资质证书,这对“中心”走出去,大力开展各类文化培训大有好处。现在“中心”对法国巴黎五星级香格里拉饭店职工的培训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双方的迫切需求延伸了文化传播的内涵,使得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融进了法国人的实际生活中。
  “‘中心’的图书馆、《塞纳河畔的中国》法文版季刊和信息网站,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还有待于我们继续下功夫、想办法,尽可能把这方面职能发挥好”。殷福说。从目前情况看,来图书馆借书看的人不多,季刊发行量还不大,网站的点击率还不够高。这就需要“中心”做更多的文化服务和推广工作。“中心”准备与法国教授汉语的大、中、小学校,以及分布于法国各地的15所孔子学院建立联系,主动为他们提供中国图书信息的服务。与此同时,“中心”正在探索与中外媒体建立一种多方位、多领域、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谈到来年的计划时,殷福告诉记者说,法国是发明照相机的故乡,当时法国人拿着自己造的相机,到中国拍下了许多难得的照片。经过法中双方商定,明年将在巴黎和北京同时举办《前尘影事》摄影展,届时展出的这些从未面世的老照片,必将勾起人们对中法两国人民间长期交往的回忆。尤其是,“中心”正在策划举行中法两国间的高端文化对话,就文化的多样性、核心思想和价值观等重要议题,进行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与探讨。这无疑有利于中法两国人民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
  文化传播是一个长流水不断线,“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但是文化释放出来的优势作用不可替代。殷福举例说,一些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法国企业高管在一本《更多了解中国》的法文杂志上发表的观点,就与西方一些政客对中国的解读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只有由中国自己来决定。”“中国的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中国现行社会制度适合于中国实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3 19:36:32 | 只看该作者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___新官上任。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3 19:37:59 | 只看该作者
经过法中双方商定,明年将在巴黎和北京同时举办《前尘影事》摄影展,届时展出的这些从未面世的老照片,必将勾起人们对中法两国人民间长期交往的回忆。___  不能錯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4 13:39 , Processed in 0.026116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