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座命理] 银行新增信贷规模增一成 信用卡存风险隐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23:0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两会”上提出议案,称信用卡贷款是消费不是信贷,应该把信用卡贷款从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中剔除出去。业界认为,这与招行庞大的信用卡发卡数量及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有关。

  截至2007年年底,招行信用卡数量约为2100万张,市场占有率超过20%,消费额占比达到四分之一。截至2007年上半年,招行信用卡贷款规模为141.49亿元,同比增长127.04%,占贷款总规模的2.25%;2006年底,上述数据分别为101.46亿元、123%、1.79%。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2007年底招行信用卡贷款规模有可能达到220亿元,新增120亿元,占比有望升至3.3%。

  政策放开为时尚早

  提出将信用卡贷款单列出去的一个依据是,信用卡在银行中间业务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信用卡贷款被列入银行中间业务,而不属于信贷业务。还有观点认为,信用卡贷款属于消费而非信贷,信用卡消费只是一种信用工具,不创造信用,不派生存款,与一般的固定资产贷款不同。信贷规模的统一控制,实际是抑制了信用卡的消费。

  但相反意见认为,信用卡资金如被用于生产资料的投资,也可能产生存款,创造信用;如果进入资本市场,同样会产生新的资金流,这些资金用途都不属于消费范畴。

  央行的《贷款通则》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三种。未明确规定信用卡贷款的属性,但根据惯例,信用卡贷款被当作个人贷款,其贷款规模一直被纳入信贷总额之内。

  从性质上讲,信用卡贷款跟其他非信用卡贷款并没有本质区别。信用卡贷款为无担保,如果违约,发卡机构没有任何抵押物的追索权;而且还款周期(即贷款期限)可在信用卡有效期限内一直递延,实质上是无担保循环额度贷款的一种。

  信用卡之所以容易被误解为中间业务的原因在于,其收入除了透支利息(类似贷款利息)外,还包括年费和佣金收入,而后两者是一般贷款收入不存在的,属于中间业务收入。

  “目前,政策和法规并不支持信用卡贷款剔除出信贷规模控制,除非《贷款通则》和相关规定做出修改。而且,既要利于信用卡的发展,又要有利于信贷控制。”一位接近管理层的银行人士说,如放开信用卡贷款,信贷控制可能会从这里撕开口子,因此放开“还为时尚早”。

  招行卡贷唯规模论

  按照国外经验,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年费和商户回佣收入占据主体;而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资产业务形成的利息收入将逐步上升。

  比如,美国在信用卡发展初期,利息收入、商户回佣、年费及其他收入的盈利占比分别为25%、30%、45%;而至今天,资产业务已成为信用卡盈利的主要来源,利息收入占比达到70%,商户回佣和其他收入各占15%。北京信用卡取现 http://www.bjtxw.net

  目前,国内信用卡年费、佣金收入等固定收入项占比均大为缩小,无论是国外成长期还是成熟期的信用卡收入模式,似乎在国内都行不通。

  招行虽只是中国的第六大银行,但其发行的双币信用卡市场份额却近五分之一,最高时甚至达到三分之一。2004年,招行信用卡发卡量约222万张,其后逐年成倍递增,2005至2007年,分别达到500万张、1000万张、2100万张。

  上述表明,招行在规模和效益之间,把规模摆在了首位,招行信用卡发卡量的暴涨虽然占得了市场先机,但“催熟”的市场使得原本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为了吸引更多的信用卡用户,招行从一开始就推行免年费的促销方式,年费收入占比极低。目前,在招行信用卡产品中,只有白金卡和部分专门卡收取1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年费,其2006年年报显示,年费收入为6015万元,占信用卡非利息收入的8%,在信用卡整体收入的占比更低。这与国外信用卡发展初期以年费收入为主体的收入模式不同。

  此外,为了让自家行的信用卡消费占据更多商家,银行获得的商户佣金比例也不断下降。经过博弈,从2005年起,酒店和餐饮业的回佣率从3%降至2.2%,零售业则从0.8%降至 0.5%。据悉,中国目前的商户回佣率与欧美相比约低30%至50%。

  同时,在商户回佣业务,银行要先提供资金成本,毕竟持卡人是先消费、后还款,如果再扣掉相应的积分、奖励,再加上各种营销促销费用,银行可赚的利润就所剩无几了。

  利差收入在国内也注定成不了重要的盈利点。从招行2006年推行的“关联卡自动还款”业务在信用卡用户中极高的采用率可以看出,信用卡用户并不是把信用卡当作“提前消费的工具”,而仅是“消费支付的工具”,尽量避免透支或逾期还款,与借记卡并无差别。

  有数据表明,在中国仅有14%的持卡者使用循环信用。照此计算,招行目前只有290多户张循环信用的使用者。而短期内要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很难,唯一可行的就是继续不断减低标准,大量发放新的信用卡,从而增加利息收入。

  而且,招行信用卡的发展模式还被后来者所复制,即通过不断降低准入门槛,迅速放大市场规模,但在盈利上却很难“结果”。这让包括招行在内的所有发卡行都加入到类似的游戏中,而且下的注也越来越高,因为所有发卡行都明白这是场少数人才能赢的游戏,结果就看谁能圈到更大的地盘(发卡量)做筹码,这样以后才有希望翻本。

  招行内部预计,2008年信用卡业务收入将达到约40亿元,提升招行每股收益约0.04元。按此计算,招行2008年信用卡业务利润将达到6亿元左右。据悉,招行今年增量信用卡仍将在1000万张以上,才能基本保证盈利目标的实现。

  而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小银行在资金上捉襟见肘,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如果能把信用卡贷款单列出去,那么对于招行的信用卡业务将是一重大利好。

  信用卡风险隐忧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这一“寅吃卯粮”的金融产品,发展好了,是拉动内需、创造银行新利润增长点的一个新工具,但如果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反而可能成为金融业的“新地雷”。信用卡过度透支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使银行积累过多的信贷风险,韩国前几年爆发的信用卡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建行银行卡部的一份报告指出,近年掀起的联名卡热名目繁多,争夺的都是中高端客户,重叠现象显而易见,导致“睡眠卡”激增。而且,因过度竞争导致银行选择联名商户的门槛不断降低,其中存在商业信用影响金融信用的风险。报告认为,“睡眠卡”的大量存在,除了银行在整体策略上过于看重发卡量的增长,还与“集团式发卡”有很大关系。

  招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2007年上半年,招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451万张,累计流通卡数997万张,累计流通户数597万户,流通卡数占比为68.7%。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招行在内的一些银行开始对单一客户一次性发放多张信用卡,包括针对所谓高端客户的白金卡、超白金卡等,这已经脱离了一般的促销意义,而带有忽视风险的倾向。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指出,白金卡透支额度高,银行必须时刻注意风险。另外,高端客户数量有限,一个高端客户往往持有多张白金卡,总授信额度超出银行预想,风险也会随之放大。

  他表示,如果在长时间内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不能和发卡速度同时提升,信用卡类不良债权可能成为国内不良贷款产生的下一个热点。而且,信用卡类贷款一旦出现违约问题,资产处置的难度会相当大。由于信用卡档案中往往缺少授权权限和授权限额规定、资信调查报告、透支协议等资料,个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也存在问题,使这类债权处置难度加大。

  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消费者信用卡违约率同比增长三成。逾期付款的情况也有所增加,反映持卡人偿还意愿和能力的季度还款率,也出现四年来的首次下降。而信用卡余额快速上升,表明部分陷入困境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者,开始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保住住房。

  招行的信用卡短期风险也已经显现,随着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信贷紧缩力度的加强,对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招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从1.53%提高到1.87%,而2006年还在1%以下。尽管招行认为这主要是受核销政策影响,但隐藏在背后的信用卡隐忧已不容忽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3 10:49 , Processed in 0.101751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