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国收购欧洲受关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22:2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黎角度」

中国收购欧洲受关注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有关中国收购欧洲的新闻便不绝于耳,本期的欧洲邮报即以此为专题,评述欧元危机如何使中国收购行动蒙利,文章虽带有白人的酸葡萄心理,但不无时事参考价值。

其实,早在该篇报导之前,已有不少欧媒炒作中国在欧洲危机所扮演的白骑士角色,此类报导倾向应始自中国去年购入希腊50亿欧元国债,以及中远公司以43亿美元竞得皮雷埃港口的35年营运权,欧媒从此认定希腊是中国进袭欧洲的特洛伊木马。

无可否认,这些负面报导颇获欧盟读者的认同,亦强烈反映了今日欧洲人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疑虑,尤其是北京官员到访,所到之处,皆获红地毯隆重欢迎,政治领导人对中国上宾无不恭敬有加,更让部份欧洲知识界看了不舒服。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为使宾至如归,把匈波两国患祸福与共举杯痛饮的老话,径自套用于匈中关系,结果因肉麻而挨批,即使是亲政府媒体亦忍不住抨击欧尔班为了10亿欧元而猛擦鞋。的确,这种过度奉承未必是好事,笨拙的欧尔班给中国帮倒忙。

据BBC World Service 的问券调查,欧洲国民对中国崛起的疑虑5年间大幅拉高,义、法、德在2005年的比例是40至50% 之间,但到今年比例全都冲破50% 门槛,其中以意大利人疑虑最为强烈,几近60%,或许原因在于普拉托(Prato)事件的发酵,4万5千家华商大举进驻,垄断所谓「Made in Italy 」制衣业,让当地人触目惊心。

当中国表示会积极购入欧元国债,本国网民即高呼伟大的民族,中国拯救世界云云,网民的言论不代表官方,不过从去年开始,欧洲猪国代表团络绎于途赴北京求援,倒也是事实,北京对欧洲小国亦不辞演白骑士这个讨好的角色,现在连欧洲企业也在赶搭北京列车,寻求东方巨龙的加持。

对重美轻欧的中国来说,欧洲其实非首选之地,但正如法媒说的,中国人去到欧洲有红地毯,去到美国则有红迷雾,当然是垂青前者,况且中国也想分散投资,时至今日,中国直接投资海外的IDE,欧洲(不包括俄罗斯)毕竟只占3.5%,基于不乏大展拳脚的空间,所以前进欧洲乃必然之事。

以前,不乘黑色老爷出租车畅游Canary Wharf金融中心,是无法体验大不列颠的风情,但知道内情者的白人游客可能多少会有点五味杂陈,因为最具伦敦特色的老爷车已经被上海吉利汽车控制了。

英格兰银行所在区域,近年中资大举进驻,租下2.8万平方米办公面积,中银与英格兰银行隔街对峙,稍远还将有中国工商银行拔地而起,经历过一场金融海啸,如今英银庶几陷入了中资的包围中。

金融业进驻英国,制造业杀入意大利,高科技直取德国挪威,港口盘踞希腊,中国近年的频频出击越来越无所不包,较乏人所知的,还包括东欧荒废的大片农耕地,天津农粮公司即有意收购保加利亚成万公顷农耕地,作为中保两国日后粮仓的发展。

中国逾亿人口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世界银行的赤贫标准),比印度及非洲许多地方还要穷,国民的医疗教育支出在全球排行榜几近敬陪末座,但是国家却能调动庞大资金在全球进行收购,或拯救世界,如此大跃进,实在有否商榷余地?(郭乃雄)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9 01:35 , Processed in 0.026725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