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讨论] 南桥:文学作品的非文学功用(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1:4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下正值暑假,正是读书好时节,那么读什么书呢?盖瑞森·凯乐说过一句话,他60多岁了,人生苦短,他决定戒掉一些不良嗜好,其中之一,是看俄罗斯小说。不过别忘了,凯乐这话是当玩笑讲的,他依旧热心地主持《作家年鉴》节目,写小说,看小说。

应该承认,如今的阅读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读小说,甚至写小说,都是一个时代少有的娱乐之一。俄罗斯天寒地冻,人在家没事烤火,以前又没电视看,于是小说都写得很长,太烂的直接扔火里。你再看勃朗特姐妹,在家闲着没事写着玩,一不小心,写出了《简爱》、《呼啸山庄》这样的经典来。如今经济萧条,什么都缺,就不缺娱乐。博客的读者挺多,但是超过三段人家都懒得看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今阅读的一个现实。

造成不读书的原因很多,狭隘地讲究“实用”便是其一。平日青少年看一些闲书,如文学书籍,一些长辈会跳出来指责你不如看些有用的,如四级考试和单词书。在我看来,这些书有一些写得很差,在方法论上出现谬误,让人误入歧途,那才叫没用,纯粹浪费时间。而好的文学作品,至少让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短短的生命得到延长,让我活一辈子等于几辈子,你说到底谁有用?

多读点文学作品有好处,人们常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附庸风雅装点门面来解释读闲书,忘记了读书本身的乐趣,就是阅读的一个名正言顺的原因,什么也不用再说。
如果真正追究,我发觉“闲书”有时候也发挥着休闲之外的实际功用,统称非文学用途的文学作品:Non-literaryuses of literature。例如———

军事:斯陀夫人的《汤姆大叔的小屋》,让人重新反思黑奴现状的合理性,继而引发美国南北战争。在中国,柳永的一句诗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被一位皇帝粉丝看到,遂生入侵之心。《鹤林玉露》记载:“此词(柳永《望海潮》)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政治: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直接推动了1906年《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的通过。至于萨特、品特这样的文学家从政,或是丘吉尔、曹操这样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家,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政治和文学往往分不开。为了争夺话语权,争取对人心灵的影响,文学家被政治家迫害的事情,不时会发生。有些政客宁可错放一万个江洋大盗,也不放过一个与其宣传相悖的作家。

医学:我们学校一个同学在医学院任教,她用《李尔王》来教老年痴呆问题、用《长夜漫漫路迢迢》教毒品成瘾问题。她还为此获取了州基金支持,用戏剧来开展医学教育。另外,1990年,俄亥俄的一所大学设立了一个跨文学、医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Literature,Medicine,and Biomedical Humanities at Hiram College),以跨学科的方式将文学和医学结合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0 16:22 , Processed in 0.024295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