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讨论] 近体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21:5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大类。绝句又分“古绝”和“律绝”两种。绝句每首限定四句。每句五字的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叫做“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律诗每首限定八句。每句五字的叫做“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字的叫做“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要讲平仄,但它最重要的特点是中间两联(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必须用对仗。
此外还有一种每首超过八句的律诗。叫做“长律”或者“排律”。“长律”多为五言,七言的较少见。还有一种三韵小律,每首只有六句,也很罕见。“长律”除第一联(开头两句)外,全篇不论长短,一律必须用对仗。
第一节、绝句
绝句分“古绝”和“律绝”两大类。“古绝”己做介绍,这一节专门介绍“律绝”。
“律绝”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每首限定四句,五绝每句五字,全首二十字;七绝每句七字,每首二十八字。
2、押韵限用平声字(这是和“古绝”的显著区别)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绝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平仄都必须按照格律规定,而且讲究粘对。
下面按“五绝”和“七绝”分别进行介绍。
一、五言绝句
(一)五绝的押韵方式
五言绝句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因此全首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用韵;以首句入韵为变例,这样就有三句用韵:第一句起韵,第二、四句押韵,只有第三句不用韵。
(二)五绝的平仄格式
五绝有四种平仄格式:
1、仄起第一式(首句不用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仄起第二式(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3、平起第一式(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4、平起第二式(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凡是字外加()的,表示这个字的平仄可以通融。例如(平),表示这个字本来应该用平声韵,但也可以改用仄声;(仄)表示这个字本来应该用仄声字,但也可以改用平声。以后因此,不再加注。
二、七言绝句
(一)七言绝句的押韵方式
七言绝句以首句入韵为正例,因此全首有三句用韵:第一句起韵,第二、四句押韵;以首句不入韵为变例,这样就只有两句用韵,即第二、四句押韵,第一、三句不押。
(二)七绝的平仄格式
七绝有四种平仄格式:
1、仄起第一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仄起第二式(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3、平起第一式(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4、平起第二式(首句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第二节、律诗
律诗是一种每首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非常严谨的诗。
律诗可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长律”(或称“排律”)三种。此外,还有少量的三韵小律和六言律诗。后两种比较罕见,移到下节介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每首的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归纳如下:
(一)每首限定八句:五言律诗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言律诗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
(二)限定用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这点跟绝句完全一致)。首句入韵的除了第一句可以与邻韵通押以外,其他各句一律都不能与邻韵通押。
(三)每句的句式平仄都有规定,并且讲究粘对。
(四)每首必须用对仗(这是律诗最主要的特点),对仗的位置必须是中间两联(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有的律诗尽管首联或尾联也用了对仗,但是中间两联对仗仍然不能短缺。
下面就五律、七律、长律分别进行介绍。
一、五言律诗
(一)五律的押韵方式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因此只逢双句用韵,全首共有四句押韵,以首句入韵为变例,这样就有五句用韵:第一句起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二)五律的平仄格式
律诗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平起式两种和仄起式两种。
1、仄起第一式(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仄起第二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3、平起第一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4、平起第二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改为“平平仄仄平,其它不变):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二、七言律诗
(一)七律的押韵方式
跟七言绝句同样,七言律诗也是以首句入韵为正例,因此全首共有五句用韵:首句起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以首句不入韵为变例,这样就只有四句用韵,逢双句押韵就行了。
(二)七律的平仄格式
七绝是五绝的扩展,同样,七律也是五律的扩展,也不过是在五律每一句的头上增加两个字。因此,它的平仄句式也只是有四种,平起式和仄起式各有两种:
1、仄起第一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仄起第二式(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他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3、平起第一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4、平起第二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他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三、律诗的对仗
运用对仗,这是律诗最重要也是最显著的标志。鉴于对仗对于律诗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着重讨论一下。
按照格律要求,律诗的对仗每首不得少于两联;中间四句必须用对仗,也就是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必须用对仗。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也有多于两联对仗的,即在首联或者尾联也用对仗,极个别的全首都用对仗。但是不管怎样,一首律诗的对仗只能多于两联不能再少于两联,也就是说,首联或者尾联用了对仗的,中间两联对仗并不能因此减少任何一联。
(一)中间两联用对仗的。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也是格律的规定。
(二)首联用对仗的。按着格律规定,律诗首联并不要求对仗。但是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容易构成对仗,所以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以首联不入韵为正例,所以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而在有的情况下,不论五律还是七律,即令首联不入韵时,也有使用对仗的,不过它只是字面相对,平仄并不相对。
(三)尾联用对仗的。按照格律规定,律诗尾联也不要求对仗。因为一首律诗只有八句,写到尾联时诗意己快要结束;对仗更加束缚思想,不容易驾驭,是不适宜作“结束语”的。以尾联用对仗的比首联为少。
(四)颈联单独用对仗的。这是唐代以后诗人仿古的一种作法。唐以前的古体诗是不要求用对仗的,后来诗人仿古,有时也尽量少用,所以在一首诗里有时就只用一联对仗。在只用一联对仗的情况下,往往只用颈联,颔联不用。
四、排律(长律)
排律(也叫长律)是每首超过四韵(八句)的长篇律。所渭“排”,就是俳比的意思。排律就是按照律诗的粘对规则,用对仗的形式一联一联排比下去的长篇律诗。说它是长律,是因为它比一般的律诗篇幅绞长,至少五韵(十句),至多可以超过一百韵。
排律有以下几个特点:
(1)除结尾一联之外,全篇一律用对仗;有时开头两句可以不用。
(2)以五言为常见,七言排律较少。
(3)限用平仄,不论篇幅多长,一律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五言排律跟五言律诗一样,首句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4)排律篇幅长的,韵数一般都用整数,比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五十韵 、一百韵、一百二十韵、二百韵等等;为了别于古风,作者大多在诗题上直接标明韵数。篇幅短的不受此限。
第三节、律诗余论
律诗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体裁以外,还有几种比较罕见的形式。它们是六言律诗、三韵小律、古风式律诗和入韵的古风。
一、六言律诗
六言律诗每句只有六字,全诗八句,共四十八字。跟一般律诗一样,押的是平韵,中间两联也用对仗,这种律诗极为罕见。
通篇有两种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句用韵“仄仄平平仄平”除外)。通篇四联,中间两联用对仗,每联句式结构完全一样。
二、三韵小律
三韵小律是每首只有三韵(六句)的律诗(每两句为一韵,首句即令入韵也不计算韵数)。这种小律也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因为非常罕见。
五言小律只举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显然,它是五言律诗平起第一式略了第一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因此,第一、二联都用对仗。
七言小律也只举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此小律略去了颈联,所以只用了一联对仗(颔联)。
总之,三韵小律是律诗略去其中一联而形成的诗,其他格式读者可以对照律诗的平仄格式和对仗要求自已拟定。
三、古风式律诗
所谓“古风式律诗”,就是它同时具有古风和律诗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它有浓厚的古风格调,平仄不完全合律,没有严格的对仗,不讲究拗救,另一方面,同律诗一样,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五言的罕见),押平韵,中间两联有时也用对仗,但不严谨。
四、入律的古风
由于受律诗的影响,有些古风也具有大部或一部分律诗的特点,如平仄合律(用的基本上是律诗的句式),粘对基本上合律,运用对仗等。这一类的诗叫做“入律的古风”。
入韵的古风具有四个特点:(1)每首的句数不限(这点有别于律诗,而与古风相同);(2)一般是四句一换韵;(3)平韵、仄韵交替使用;(4)通常都是七言,五言的很罕见
沙发
发表于 2011-8-21 23:12:38 | 只看该作者
坐上沙发,慢慢消化.
板凳
发表于 2011-8-23 16:40:11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看晕晕了  不过还是辛苦楼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5 00:47 , Processed in 0.034667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