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陆燕青:“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亟待与时俱进 [打印本页]

作者: dhc0574    时间: 2011-12-11 11:47
标题: 陆燕青:“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亟待与时俱进
闭幕不久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举在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表面上看,文化和经济完全是两个概念。但是,两者却有很多内在联系,它们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彼此相互作用。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繁荣到一定阶段,文化建设也就是上层建筑的改革,开始成为当务之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转变?是因为中国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中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已经被实践所验证并深得民心。然而,金钱万能,物质至上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无限地放大,拜金主义思潮泛滥。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被某些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悬殊以及社会不公现象所取而代之。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等,都作出了论断和阐述,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断对于保证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建设顺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年年初,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重庆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机遇难得。我们不仅要出物质成果,还要出精神成果,努力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既要实现重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又要培育和形成崭新的精神风貌,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会议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
最近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1020日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省委书记汪洋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将成为未来的行动纲领。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的观点可能被弱化。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举两得的奇思妙想,或令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比翼双飞!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www.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